欢迎访问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本社介绍
 
 
湖北院士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本社介绍 - 湖北院士风采

 

                                                                       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中的九三学社社员名单(湖北)


王家楫

王家楫(1898年5月5日—1976年12月19日),出生于江苏奉贤。动物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武汉分社主任委员、武汉市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中南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家楫于1898年5月5日出生于江苏省奉贤县一个书香家庭。父亲王渭是光绪五年的举人,曾任奉贤县沙地局局长,兼任肇文书院校长,积极支持反清斗争,同情同盟会。王渭深虑“国势孱弱”,希望读书人“学以经世”,报效国家,造福桑梓。这种开拓精神,严谨作风以及对待革命事物的开明态度,对王家楫的成长产生了很大影响。

王家楫从3岁起就在自家书房读四书五经,6岁时开始在父亲任校长的肇文书院接受教育,一直到16岁。此后,他先后在上海江苏省立第一商业学校、江苏南通私立专门纺织学校预科和南京私立金陵大学高中部学习。

1917年7月,王家楫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专攻农学。1921年6月毕业后任南京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的自然和生物学教员。1922年7月—1924年11月,被刚创立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聘为助理员,师从我国当代生物学泰斗秉志教授潜心钻研和学习。与此同时,于1921年7月至1923年6月注册在东南大学生物系带职学习,补足大学本科毕业的学分。1923年6月获国立东南大学农学学士学位。在秉老指导下,进行原生动物的研究工作。他广泛收集有关文献,对南京地区的原生动物进行了广泛的采集,于1925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南京原生动物之研究》。这篇论文也是我国关于原生动物研究的第一篇论文,标志着我国原生动物学研究的开端。

1925年1月,王家楫以优异成绩考取江苏省公费留学,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动物系深造。经过三年刻苦努力,于192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时被授予优秀生物工作者金质奖章。他的论文《淡水池塘原生动物季节分布的生态学研究》,是对原生动物生态学研究的继续。在此期间,他还在美国的《科学》(Science)等权威杂志上连续发表了有关原生动物分类、生理、生态的论文,引起美国生物学界的高度重视,于是先后被聘为美国韦斯特生物研究所访问学者和林穴海洋生物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28年9月,美国耶鲁大学以高薪聘他为斯特林研究员。1929年,王家楫获悉外国要派科学考察团来华采集标本,他深感炎黄子孙的责任,他想:中国的生物资源属于中国人,中国人自己应加强研究。他决定放弃耶鲁大学提供的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国开拓中国原生动物学的研究事业。

王家楫回国后被聘为南京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动物学部研究教授兼任中央大学生物系教授,讲授普通动物学、无脊椎动物学、组织学及胚胎学。经4年时间,他的考察足迹北到齐鲁、南抵闽粤、西迄川康、东濒海疆,对江浙、皖赣的调查尤为详尽,率先取得了我国原生动物学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并发现了许多海洋与淡水原生动物的新属种,为深入开展我国原生动物区系调查奠定了基础。1934年7月国立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改名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王家楫任所长。担任所长后,他立即创刊Sinensia,不仅为我国科学工作者发表科研成果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园地,结束了研究论文只有寄到国外才能发表的历史,同时,使研究所迅速地与世界29个国家的200多个研究机构、国内66个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往和业务联系。

1934年,王家楫在江西庐山同我国动物学家一道发起成立中国动物学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研究所被日军夷为瓦砾,他身为所长,将妻儿家小留置于上海,率动植物研究所人员撤离南京西迁到四川北碚。1944年5月动植物研究所分建为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王家楫任动物研究所所长。八年抗战期间,他始终团结大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研究工作。抗战胜利后,随研究所迁到上海。1948年,他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李约瑟教授邀请赴英国考察,历时3个多月。返国后,正值国民党当局命令各研究所迁台。王家楫和大多数研究所所长一道,展开护所斗争,不顾国民党的威逼利诱,毅然留在祖国大陆,为新中国的科技事业保留了一批人才和科研设施。

1949年5月上海解放。8月,上海军管会任命王家楫为中央研究院沪区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动物研究所所长。1949年7月,他应邀参加了在北平召开的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此后,他参加了改组中央研究院和筹备中国科学院的工作。1950年组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王家楫任所长。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担任研究所所长、领导工作相当繁重的岁月,王家楫总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和时间进行研究工作。他在原生动物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发现3个新属、58个新种、4个新变种、8个新亚种。1950年他发表的《壁累枝虫之纤维系统》论文,采用蛋白银染色法,最先发现缘毛类纤毛虫虽然虫体纤毛退化,但膜下纤维系统仍然存在,这对研究原生动物的系统发育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70年代完成了《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原生动物》和《西藏高原部分地区的原生动物》,记述了该地区原生动物400多种。他在原生动物研究领域的成就受到国际的高度重视。

王家楫关心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努力使自己的研究工作为生产实践服务。通过对30多家代表各工业部门的工厂废水处理场的调查,他编写了《废水生物处理微型动物图志》,描述了可以作为指示生物的166个原生动物种类,描述、图解详细,并附有照片,方便基层技术人员使用,受到广泛欢迎。此项成果获1978年湖北省科学大会奖和1984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1960年,由王家楫任主编的《中国淡水轮虫志》正式出版发行。该专著首次对分布在我国沼泽、池塘、湖泊及水库内常见轮虫种类进行详细的分类和描述。内容包括已观察到的种类252种,分隶于79属,15科。其中有4个新种及2个新族,自“目”到“属”的特征都扼要地加以叙述,并附有检索表,对种的描述特别详细。所有的252种都附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图像,共计533个,归纳成27幅图版。对轮虫的亲缘关系以及形态、生理、生态等问题,都做了深入的探讨。这项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湖北省科学大会奖。

王家楫于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任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上海分社副主任委员,1954年兼任九三学社武汉分社主任委员。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9年起兼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中南分院)副院长。他连续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武汉市政协副主席。他一直是《水生生物学集刊》、《海洋与湖沼》学报的主编、编委和《中国动物志》的编委。

主要论著

1ChiaChi Wang,The Hydrogen-ion Concentration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f Normal Albino Rats,Physiol zool,1923,5:191~197(with Sun,Slifer,Blume nthal and Herber)

2ChiaChi Wang,Study of the Protozoa of Nanking,part ICont Biol La b.Sci.Soc.China,1925,1:92~177.

3ChiaChi Wang,On the Postnatal Growth in the Area of the Optic Nerve  in Albino and in Gray Norway Rats,Jour Comp Neur,1927,43:201~220.

4ChiaChi Wang,On the Amount of the Alcohol Extract According to Sex from the Brain of the Albino Rat,Jour Comp Neur,1928,47:67~73

5ChiaChi Wang,The Occurrence of Paramecium Calkinsi,Science,1928, 68:270~271(with DrWenrich)

6ChiaChi Wang,Ecological Studies of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Pro tozoa in a Freshwater Pond,Jour Morph & Physiol,1928,46:431~478.

7ChiaChi Wang,Notes on Some New and Rare Species of Hypotrichous Inf usoria,Cont Biol Lab Sci Soc China,1930,6:9~18.

8ChiaChi Wang,On Two New Ciliates (Holophya Latericollaris SpNov and Choanostoma Pingi Genand SpNov),Cont Biol Lab Sci Soc China,1930,6: 105~111.

9ChiaChi Wang,The Conductivity of Protozoan Culture,Proc Soc Exp Bi ol & Med,1931,28:176~178(with Slifer,Herber,Sun and Blumenthal)

10ChiaChi Wang,Notes on Amoeba and Its Allies of Nanking,Cont Biol Lab Sci Soc China,1932,8:113~136.

11ChiaChi Wang,A Survey of the Marine Protozoa of Amoy,Cont Biol La b Sci Soc China,1932,8:285~385(With Nie)

12ChiaChi Wang,Studies of Sarcodina of Nanking I Cont Biol Lab Sci  Soc China,1933,9:341~387(with Nie)

13ChiaChi Wang,Report on the Rare and New Species of Fresh-Water Inf usoria,part ICont Biol Lab Sci Soc China,1933,10:1~100(with Nie)

14ChiaChi Wang,Notes on Trachelomonas of Nanking,Sinensia,1934,5: 122~146.

15ChiaChi Wang,Notes on Entamoeba Muris (Grassi) and Trichomonas Caviae Davaine,ProcFifth PanPacifSci Congr,1934,4:2991~2993(with Nie)

16ChiaChi Wang,On the Marine Protozoa of Amoy,ProcFifth Panpaci fSci Congr,1934,5:4207~4211(with Nie)

17ChiaChi Wang,Notes on the Marine Infusoria of Amoy,Rep Mar Biol A ss China,1934,3:50~70.

18ChiaChi Wang,Report on the Rare and New Species of FreshWater In fusoria,Part Ⅱ,Sinensia,1935,6:399~524(with Nie)

19ChiaChi Wang,Volvox Africanus West of NankingChinese Jour Zool, 1935,1:87~101(with Nie)

20ChiaChi Wang,Dinofiagellata of the Gulf of Pehai,Sinensia,1936, 7:128~172.

21ChiaChi Wang,Notes on Tintinnoinea from the Gulf of Pehai,Sinensi a,1936,7:353~370.

22ChiaChi Wang,Report on the Oceanographical and Biological Survey o f the Gulf of Pehai and Along the Coast of Shantung Penisula,Part I,Introducto ry Note,Sinensia,1937,8:1~10.

23ChiaChi Wang,Notes on Some New FreshWater Infusoria,Sinensia,1940,11:11~32.

24ChiaChi Wang,Dinoflagellata of the Hainan Region Ⅲon Metadinoph y Sis Sinensis,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Dinophysidae,Sinensia,1941,12:217 ~226(with Nie)

25ChiaChi Wang,Dinoflagellata of the Hainan Region Ⅴ on the Theca l Morphology of the Genus Goniodoma with Description of Species of the Region, Sinensia,1942,13:61~68(with Nie)

26ChiaChi Wang,Dinoflagellata of the Hainan Region Ⅷon the Sinophysia,Microcephalus,a New Genus and Species of Dinophysidae,Sinensia,19 44,15:145~152(with Nie)

27ChiaChi Wang,The Variation of Nyctotherus Ovalis Leidy,and  Its Fibrillar System,Sinensia,1948,18:43~58(with KuoTung Pai)

28王家楫,中国淡水轮虫的生态分布,水生生物学集刊,1958(1):26~40。

29王家楫,中国淡水轮虫志,科学出版社,1961。

30王家楫,中国淡水轮虫的地理分布,湖北省暨武汉市动物学会1964年学术研讨 会论文摘要集,1964。

31王家楫、伍焯田、戈敏生,武昌东湖轮虫种类与数量季节变动的初步观察,水 生生物学集刊,1965,5(2):183~201。

32王家楫,珠穆朗玛峰地区轮虫的初步调查,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生 物与高山生理,1974。

33王家楫,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原生动物,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报告,生物与 高山生理,1974。

34王家楫、沈韫芬、龚循矩(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第四研究室无脊椎动物区系 组),废水生物处理微型动物图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6。

35王家楫,西藏高原部分地区的原生动物,动物学报,1977,23(2):131~160。

 

夏坚白

夏坚白(1903年11月20日—1977年10月27日),出生于江苏常熟。现代大地测量学家、天体测量学家。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4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武汉分社副主任委员、武汉市政协副主席、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测绘制图学院院长。


夏坚白1903年11月20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就读于家乡私塾和小学,后相继在上海公学、中国公学和南东中学学习。1925年考取清华大学。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后留校任教。1934年赴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测量专业学习。1935年转赴德国柏林工科大学大地测量系学习,1939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央测量学校教育处长、陆地测量局教育处长、中央大学教授、

同济大学教授及副校长和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同济大学教务委员会主任委员。1955年在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中,党和政府采纳了他和其他学者的建议,以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工学院、青岛工学院等5所院校测量专业的生员和设备为基础,于1956年组建武汉测量制图学院(后改为武汉测绘学院及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他出任副院长和院长等职,并于1958年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近20多年,学校成功地将空间技术、遥感技术、信息系统、激光、计算机技术引入教学。“八五”期间,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50项,取得成果440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45项、国内领先水平的32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的119项。在国际上还有若干项目获奖。在

现代平差理论研究中,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可靠性和可区分性理论,将巴尔达教授提出的测量系统可靠性理论推向可区分性新阶段,被认为是解决了一个测量学的百年难题,王之卓院士建议开展的全数字化自动测图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成为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五大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之一。另外,学校还参加了14次极地科考,取得了大量成果并填补了多项空白。

1958年,他随郭沫若率领的中国科学技术代表团访问苏联,与苏方签订《苏联帮助中国进行重大科技研究议定书》中之第六项“测量、制图新技术的研究”。1959年5月在国家科委组织下,成立了国家科委测量制图组,继“十二年规划”后,重新规划全国测绘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他出任该组副组长,于1962年组织38位测绘专家参加制订全国《一九六三至一九七二年测量与制图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简称“十年规划”),其内容包括大地、航测、地图制图、工测、仪器等专业16个中心问题共66个重要项目。该规划的贯彻执行,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他还亲自参与了《中国大地测量法式》的制定,这个规划使中国测绘科学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文化大革命”给测绘科研和教学以极大的冲击,他和其他的测绘科教人员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迫害,正在兴起的测绘科技、教育事业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夏坚白是中国测绘学会(原名中国测量制图学会)的创始人之一。1956年他和白敏、方俊等在北京商讨建立中国测量制图学会并向全国科联提出了建立学会的申请。1957年7月经批准成立学会筹备委员会,他被推选为筹会主任委员,进行了大量组织建设工作。此外,在筹委会期间,他还和全体筹备委员会委员一道,组织领导了几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学术活动,其中包括:创刊了《测量制图译报》和《测量制图学报》;围绕和配合国家测绘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和为中、苏、朝、越、蒙亚洲五国测绘科学技术会议报告选题进行科学研究和开展学术活动;与国家测绘总局联合在武汉召开了全国测绘科学技术经验交流会并举办全国测绘科学技术革新展览会(以下简称“两会”)。

“两会”是中国测绘界盛况空前的大会,到会的有国家测绘部门、军事测绘部门、各专业测绘部门、各测绘院系和科研生产机构的正式代表887人,列席代表527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900余篇,展品4300余件,展览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这是中国测绘界的一次空前的大会师,是中国测绘科学技术的大检阅,是中国测绘事业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两会”期间,宣布结束了中国测量制图学会筹备阶段,成立了中国测绘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他被推选为该会第一届理事长。

夏坚白虽然重任在身,公务繁忙,但还坚持一面任教一面著书。他与王之卓、陈永龄两位院士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参与商务印书馆编纂出版的大学丛书的编撰,合作编著了《测量平差法》、《大地测量学》、《航空摄影测量学》、《实用天文学》等,分别于1947—1952年出版。其中《实用天文学》由他亲自执笔撰写,是中国在该学术领域中最早的一本著作。这套丛书出版后,对于中国测绘事业的发展和测绘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当时测绘科技从业人员的欢迎。至今,台湾的一些大学仍选用其作为必修教材。他还主编了《实用天文学》,与陈龄合著《养路工程学》,并著有《全能经纬仪T4的检验与应用》,他还审阅翻译了文采尔的著作《理论天文学基础》,主持翻译了《德国测量全书》第三卷第二分册《球面上和椭圆体面上的大地计算》。1977年10月27日,夏坚白院士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武汉,终年74岁。逝世后,出版了他编译的遗著《卫星大地测量学概论

》和《卫星大地测量方法》。这两本书是中国最早的空间大地测量学著作。

夏坚白曾任九三学社中央科学文教工作委员会委员,并被推选为第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委员,任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夏坚白的一生,为培养中国的测绘人才、为提高中国大地和天体测量学术水平、为推动和发展中国测绘科技教育与测绘事业,鞠躬尽瘁,做出了重大贡献。

主要论著

1夏坚白,大学丛书应用天文学,商务印书馆,1933。

2夏坚白、陈永龄,大学丛书养路工程学,商务印书馆,1934。

3夏坚白,谈测量事业,测量,1941,1(1)。

4夏坚白,天文重力和大三角测量的关系,测量,1941,1(2)。

5夏坚白,欧洲各国大地测量近况概略,测量,1941,1(3)。

6夏坚白,时间与时间测量,测量,1941,1(4)。

7夏坚白,我国测量教育管见,测量,1941,1(4)。

8夏坚白,战时测量,测量,1942,2(1)。

9夏坚白,测量事业的经济观,测量,1944,4(1)。

10陈永龄、夏坚白、王之卓,测量平差法,商务印书馆,1947。

11王之卓、陈永龄、夏坚白,航空摄影测量学,商务印书馆,1949。

12陈永龄、夏坚白、王之卓,大地测量学,商务印书馆,1951。

13夏坚白、陈永龄、王之卓,实用天文学,商务印书馆,1953。

14夏坚白,筹建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方案,解放日报,1956年3月19日第三版。

15夏坚白、韩天艺,十年来的中国科学·测量制图学大地天文学,科学出版社,1959。

16夏坚白,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大地天文学上册(修订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1。

17夏坚白主编,大地天文学(下册),中国工业出版社,1963。

18夏坚白、宋成骅、吴家让,全能经纬仪T4的检验与应用,中国工业出版社,1965。

19夏坚白,卫星大地测量问题——卫星大地测量基本原理及应用,科技资料专刊,1973,(2)。

20夏坚白,卫星大地测量学概论,测量出版社,1978。

 


黎尚豪

黎尚豪(1917年4月10日—1993年1月24日),出生于广东梅县。藻类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淡水生态和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黎尚豪出身于广东梅县的中医世家,5岁时进入本乡崇德初级小学,1927年考入梅县县立高级小学,1929年毕业后考取省立梅州中学;1935年毕业于梅州中学高中部,同年考取中山大学生物系;大学期间,因学习成绩优异,一直获奖学金资助,并在1939年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同时获得中山大学颁发的金质奖章。毕业后,黎尚豪受聘担任中山大学生物系助教,同时在董爽秋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藻类学的研究。日军侵华战争爆发,中山大学被迫迁移,黎尚豪随校迁往云南澄江。以“生物王国”著称的云南是我国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这对黎尚豪开展藻类学研究提供了自然资源方面的有利条件。因此,1940年中山大学回迁广东坪石镇时,黎尚豪应石声汉教授之约暂留在昆明的同济大学任生物系助教,直至1941年末才回到中山大学,并接替董爽秋教授走上讲台,挑起教学重担,同时仍从事藻类学研究。广东坪石镇地处南岭山脉南部,地貌类型非常复杂,生态环境多种多样,藻类种类极为丰富。黎尚豪在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中采集了大量藻类标本,既增加了教学内容,也为藻类学研究提供了材料,其间发现了一些藻类新种。1943年3月,黎尚豪应王家楫所长的邀请,到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任职,在饶钦止教授的指导下专门从事淡水藻类分类学的研究。1944年5月,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划分为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黎尚豪在植物研究所继续进行藻类学研究。在此期间,他曾西到四川、西康,南到海南岛、西沙群岛,东到上海、台湾等地进行了大量的藻类及群落组成的调查和采集工作,先后发现了在藻类系统分类中有重要意义的大雄毛鞠藻及许多淡水藻类新种,并于1948年开始进行藻类的培养试验。同时,为了深入研究工作和了解国际进展,黎尚豪参加了中国植物学会,并成为美国藻类学会的第一批会员,与国际藻类学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新的国家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不久,中国科学院调整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黎尚豪随饶钦止教授一道,在继续进行藻类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研究领域扩大到湖泊学,先后参加了菱湖等湖泊的鱼病、养殖调查,特别对湖北、浙江、安徽、云南、青海等省的湖泊的藻类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对湖泊的类型划分和生产力评价提出藻类学的标准,为淡水渔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增产措施。在广泛的湖泊调查中,他总结了一套湖泊调查技术,该技术长时间为国内水产界广泛应用。同时,发展了湖沼学和藻类学学科,并进一步完善了湖泊调查方法。

20世纪50年代初始,在广泛进行湖泊调查和已奠定的扎实的藻类分类学基础上,黎尚豪开创性地提出并展开了(淡水)藻类实验生态学的研究工作,通过大量野外采集与室内分离、培养等实验技术相结合,逐步提出了一系列微藻培养基配方(如HB4,105,111号等),成功地建立了一套从试管到公斤级规模的微藻培养技术,为藻类的应用和理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初,中科院水生所开始组建研究室,黎尚豪受聘担任我国第一个藻类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室确定以实验生态为主攻方向,以将藻类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为主要目的,大力开展以单细胞绿藻(主要是栅藻、小球藻)、固氮蓝藻(鱼腥藻为主)和部分硅藻为代表的藻类生理生态学研究。在黎尚豪的组织和指导下,藻类学研究室在绿藻作为高蛋白食品和饲料添加剂、作为治愈烫伤和顽固性溃疡的辅助药品,固氮蓝藻作为水稻肥源等研究方面,相继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同时发表了一系列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学术论文。

黎尚豪对蓝藻特别是固氮蓝藻倾注了大半生的精力,他带领一批科研人员,对固氮蓝藻从理论到应用,从分类到生态、生理生化直至分子生物学,进行了系统的系列研究。为此,他曾经专程或派学生赴西北荒漠地区调查发菜(一种固氮蓝藻)在固水、固沙中的作用及其人工培养的可行性,他也经常进出鄂西山区调查当地群众习作食品的寒生蓝藻——葛仙米的生态习性。针对我国农田普遍氮肥不足的状况,黎尚豪提出在稻田放养固氮蓝藻为晚稻补充肥料的设想,通过从稻田选育优良藻种、切实可行的生理调控和大量培养技术的研究和反复实践,终于在晚稻田放养固氮蓝藻获得成功,达到使晚稻田增肥、提高产量的目的。一般利用固氮蓝藻作为肥源,提高稻产量可达15%。该研究迅速在大江南北得以推广,1977年施用近10万亩,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该项研究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黎尚豪个人也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奖。1979年在湖北省示范面积达30多万亩,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进行了现场验收和鉴定,并于198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一等奖。该成果很快也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和赞许。此外,在固氮蓝藻使用过程中,黎尚豪通过严格的实验发现,蓝藻促作物生长并非仅仅是因加肥的作用,看来它还含某种促长物质。后经分离纯化,黎尚豪小组从蓝藻中得到一种以多肽为主的被称为“蓝藻促长素”的物质,将之施用于旱作物也起增产作用,并与黑龙江农业现代化所协作,得以大面积推广。在蓝藻固氮的理论研究方面,黎尚豪指导的固氮机理研究组应邀参加了由卢嘉锡院士和唐敖庆院士领导的全国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协作组,黎尚豪和他的同事们从固氮菌入手,分离提纯了固氮酶两个组分,重组有活性,并获得了钼铁蛋白结晶。之后,当即开展难度较大的蓝藻固氮酶工作,终于获得电泳纯的固氮酶两个组分,在国际上首次获得蓝藻和棕色固氮菌固氮酶组分交叉重组,且具有活性,说明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相似。固氮酶对氧十分敏感,而蓝藻尤甚,但蓝藻又是光合放氧的生物。如何保护固氮酶不失活,国外有几种学说,主要认为是在异形胞中固氮有机械防氧和强呼吸去氧。黎尚豪提出,空气中能固氮的蓝藻应有一个防氧的保护系统来清除氧。这个设想为他的同事

通过诱变技术所获取的具有异形胞的氧敏感鱼腥藻突变种的试验而部分地证实。20世纪80年代初期,黎尚豪参照国外有关动态,根据自己掌握的数据和资料,与曾呈奎院士等一道积极建议开发我国微藻产业,并被推为国家攻关的藻类饲料蛋白项目的起草人和负责人,从此,我国以螺旋藻(也是一种蓝藻)为代表的微藻产业才逐步形成规模,鱼腥藻作为饲料的研究也同样取得了多项成果。“定要小小的藻类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是黎尚豪的信念,他也为之奋斗了一生。

黎尚豪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从1961年开始,他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数十人,其中不少已成为今天的学科带头人,也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更有的在国外已成为颇有影响的专家。1989年黎尚豪获得“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奖章。为了表彰黎尚豪对中国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198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向他颁发了荣誉奖章——感谢他对中国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2001年武汉市政府在武汉高新技术集中地段——鲁巷广场,为包括黎尚豪在内的十多位在武汉工作多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立了雕像。黎尚豪还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中国孢子植物志》副主编,淡水生态和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曾先后在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兼课。黎尚豪也是《植物学报》、《植物分类学报》、《海洋与湖沼》、《水生生物学报》、《海洋湖沼学报》(外文版)、《武汉植物学研究》等学术刊物的副主编或编辑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藻类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黎尚豪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十二大代表和湖北省人大代表。

主要论著

1Ley Shanghao,The Vaucheriaceae from Northern Kwangtung,China, Sinensia,1944,15(1~6):91~96.

2黎尚豪等,我国的几种蓝藻的固氮作用,水生生物学集刊,1959, 4:429~439。

3黎尚豪等,单细胞绿藻的大量培养试验,水生生物学集刊,1959, 4:462~472。

4黎尚豪,固氮蓝藻作为晚稻肥源的研究,水生生物学集刊,1981, 7:417~423。

5Li Shanghao(SHLey),Culti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algae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n Algal Biotechnology,edby TStadler et al,Elsevier Applied Science,London and New

York,1988:41~54.

6Li Shang-hao(SHLey),Nitrogen-Fixing Blue-Green AlgaeGuo-fan Hong (eds),The Nitrogen Fixation and Its Research in China,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1992:502~524.

 

伍献文

伍献文(1900年3月15日—1985年4月3日),字显闻。出生于浙江瑞安。动物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湖北省筹委会主任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伍献文于1900年3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瑞安县云周乡屿头村的一个小康之家。其父粗通文墨,思想开明,家境虽然比较贫寒,但仍坚持要孩子们读书。伍献文兄弟三人读完中学后,家庭经济情况实在无能力让他们上大学。伍献文在两位兄长的支持下,考取了免收学费又可供给膳食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业专修科。1921年,伍献文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到福建厦门市集美学校任教。一年以后,厦门大学正式成立,他转到厦大动物学系担任助教。在这里他所受到的动物学研究的基础训练,奠定了他终生事业的基础。初到厦门大学,他跟随赖特教授(SFLight)指导学生做动物学实验。为了胜任这项工作,伍献文向赖特老师学习动物分类学。有一次,赖特带着伍献文到海边岩石上取下一种动物,要他自己去分类鉴定。伍献文先从培养观察、形态解剖入手,弄清楚构造,然后从门、纲、目、科、属,一直定到种,用了一个多星期时间,终于确定这种动物是一种内肛动物的群体。这种分类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给伍献文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1925年,秉志教授来到厦门大学,在动物学系教授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在秉志老师的鼓励下,伍献文向学校注册为动物学系学生,一面给秉志当助教,一面完成自己的学业。他在组织学和胚胎学方面的坚实基础,就是这一时期在秉志直接指导下取得的。与此同时,伍献文又跟随何博礼教授(RHoeppli)学习线虫学,并对厦门和浙江的自由生活线虫、江豚的肺寄生线虫及其引起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研究。他还对浙江的鸟类、蛇、蛙、鱼类、水母等动物进行观察,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1927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厦门大学理学士学位。毕业之后,伍献文应聘到南京中央大学生物学系教动物学。虽然这时他已经在线虫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对鱼类学研究的志趣却始终没变,192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鱼类学论文《厦门鱼类之调查》。伍献文在南京只停留一年,就辞去了中央大学的教职,怀着研究鱼类学的强烈愿望,于1929年接受了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资助去法国留学,在巴黎博物馆鱼类学实验室罗勒教授(LRoule)的指导下学习鱼类学。经过三年刻苦努力,伍献文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中国比目鱼类的形态学、生物学和系统学的研究》〔Contributional’tudeMorphologique,BiologiqueetSystématiquedesPoissonsHeterosomes(PiscesHeterosomata)delaChineThèsesUnivParis,SerA,No1932,224:1~179〕,论文中记载了分布于我国的比目鱼类5科33属65种,并对比目鱼器官系统的解剖和生物学做了详细的描述。1932年伍献文取得了巴黎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1930年,中央研究院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在南京成立,这是我国由政府主办的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伍献文回国后,被推荐主持博物馆动物学部的工作,同期在动物学部工作的还有方炳文、常麟定等人。为了调查祖国富饶的生物资源,他们深入到广西、贵州、云南等边远山区,采集了大量的标本,发现了许多在科学上未曾记载过的新的物种。在这段时间,伍献文的工作涉猎面相当广,在继续进行鱼类、蠕虫类研究的同时,又开展了对河蟹、蝎类的研究。他发表的《中国河蟹志略》和《中国之蝎及蝎蛛》都是国内研究该类动物的领先之作。他在线虫形态学和分类学方面所作的贡献也深为国内外专家所推崇,显现出他在动物学研究上的坚实基础。1934年,中央研究院国立自然历史博馆改名为中央研究院生物研究所,同年7月又一次改名为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王家楫任所长,伍献文被聘为研究员。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央研究院所属各研究所纷纷迁入内地,动植物研究所也奉命迁往湖南的长沙和衡山,几年艰辛初创的科研条件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为了起码的科研工作需要,伍献文和他的同事将显微镜和图书资料一一装箱带走,却丢掉许多私人生活用品。当时研究所已收藏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包括一些新种的模式标本,都无法带走。为了保存这些标本,他们在夹墙的地下挖了一条深沟,小心翼翼地将标本一瓶瓶埋藏起来,想在抗战胜利后取出使用。后来,研究所继续内迁到达广西阳朔,伍献文利用在阳朔的短暂停留,抓紧一切可以工作的时间,调查漓江的鱼类,撰写了《漓江的鱼类》一文。1939年,研究所迁到四川重庆北碚,才算安定下来。但是,在那样的战争年代,国民党政府极端腐败,战事节节失利,国土沦陷,物价飞涨,货币天天贬值,维持生活已十分困难,调查祖国的鱼类资源根本不可能进行。伍献文决定开展一些室内工作,利用极其简陋的条件开展实验鱼类学研究。在这期间,他们开展了鱼类形态学、鱼类组织学及鱼类生理学研究,并发表一些论文。从1940年到1947年,伍献文及其早年的学生,我国著名的鱼类学家刘建康、张孝威等人,连续发表了多篇有关黄鳝等鱼类的气呼吸机理的研究报告,比较详尽地从形态学、组织学及生理学的角度探讨黄鳝的气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此外还进行了纹胸的吸着器的组织学、鲤鲫鱼杂交实验、鳑鱼的胚动现象等有关鱼类生理学和功能形态学的研究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央研究院的一些研究所陆续迁回上海、南京。伍献文随所迁到上海。1948年,伍献文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当时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奉命召集会议,强迫全院科学家随蒋逃台,伍献文与全所职工奋起反对,他说:“我只有一个决心,绝不跟蒋介石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伍献文多年的夙愿才真正得以实现,即系统地调查祖国丰富的淡水鱼类资源,全面开展鱼类分类区系的工作。他所直接领导的鱼类分类组的科技人员,按照他的规划,跋山涉水,足迹遍及祖国的江河

湖泊。从东北的三江平原到海南岛的五指山畔,从青藏高原的冰川雪河到东海之滨的溪流沟涧,采回了大批鱼类标本,在水生生物研究所建立了收藏有30余万号标本的规模宏大的淡水鱼类标本室。他们用大量由模式标本产地采来的地模标本代替流散在国外的中国鱼类的模式标本,基本摆脱了只有依靠“洋人洋书”才能研究中国鱼类的被动局面。在拥有大量标本的基础上,伍献文以占中国淡水鱼类一半的鲤科鱼类作为研究对象,同他的助手一起开始了艰巨的整理工作。1964年,《中国鲤科鱼类志》上卷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印行,在国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国外学者发表了专文评论,给予高度评价。“文化大革命”期间,伍献文遭受迫害,一切工作全都停顿了,编“志”工作也停止。直到1977年,《中国鲤科鱼类志》下卷终于出版了。《中国鲤科鱼类志》全书共70余万字,系统地描述了分布于我国的鲤科鱼类113属412种,并附有精美的图版。它不仅是研究中国淡水鱼类的必备文献,也是研究全世界鲤科鱼类的重要资料。日本学者已将上卷译成日文出版,下卷也在翻译之中。欧美的许多鱼类学家也来信建议出版英译本。这部著作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得到大会奖励,1982年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二

等奖。

伍献文在不断提高科学研究理论水平的同时,还十分注意科学研究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在20世纪60年代,他极其关心三峡工程对长江鱼类资源的影响问题,坚持开展长江鱼类资源调查及其变动规律的研究。在葛洲坝工程建设中,他发表用人工繁殖中华鲟来代替修建过鱼建筑物的正确意见,为国家节约5300万元的经费。

《中国鲤科鱼类志》上、下卷完成之后,伍献文把鱼类分类学的工作,从检定和区系工作,发展为运用分支系统学的研究方法,重点是探讨鲤亚目各科鱼类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鲤亚目是现有淡水鱼类中最大的一个类群,共计约有250个属2500余种,广泛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和北美。近百年来,许多鱼类学家尝试提出的分类系统,无一能令人满意。中国是鲤亚目鱼类最丰富的国家,约有145属580种,具有研究鲤亚目鱼类系统发育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做许多外国学者想做而不能做的工作。伍献文和他的助手解剖和观察了鲤亚目中有代表性的78属123种鱼类的骨骼,并引进和使用了国外在20世纪7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分支系统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对观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他们的研究结果连续发表在国内的许多学术刊物上。1981年,伍献文和他的助手在《中国科学》上发表了《鲤亚目鱼类分科的系统及其科间系统发育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论文,提出了鲤亚目鱼类的一个新的分类系统。这篇论文引起了国际鱼类学界的普遍关注,加拿大鱼类学家尼尔逊教授(JSNelson)将此研究结果引入他所编著的《世界鱼类》一书中,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位学者纷纷来信索取有关资料,许多人建议在中国召开有关鲤亚目鱼类研究的国际科学讨论会(这项成果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年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系列的工作,使伍献文心情愉快,工作进展很快,他曾说:“我深深体会到,社会主义需要科学,科学更需要社会主义。想想过去,瞻望未来,科学工作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真正有所作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开辟美好的前程”,“实现四化,任重而道远。老年和中青年科学家都要珍惜当前的大好时机,珍惜这么优越的条件,以主人翁的态度,振奋精神,脚踏实地,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换来明天的更加美好和幸福,我今年82岁了,愿在余生之年,把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科学人才引为己任,甘当人梯,让年轻一代向科学高峰前进,为繁荣科学,振兴中华,为我国水生生物学出成果、出人才贡献全部力量。”

伍献文是一位学术造诣很深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科学学术组织者。自从1950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以后,伍献文陆续又担任了许多职务。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担任过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和国家科委水产组副组长。他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委,又是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副主任。他还热心学术团体工作,早在1934年,他就参加发起和创立中国动物学会,历任学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又参加发起组织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并担任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他还担任过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1979年他又与朱元鼎教授等著名的鱼类学家共同发起组织中国鱼类学会,并被选为学会名誉理事长。此外他还兼任了许多学术刊物的编辑委员会委员。

伍献文在国内外刊物上先后发表了85篇论文,出版过5种专著。他在生前就将数千册珍贵的图书和资料捐赠给水生所图书馆。最终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祖国的科学事业。

1985年4月3日,伍献文院士不幸因病在武汉逝世。

主要论著

1伍献文,浙江瑞安所产蛇类初志,厦门大学季刊,1925,1(1):1~8。

2Wu HsienWen,A New Nematode from the Stomach of a Scylloid Shark,Co ntrBiol.Lab.SocChina,1927,3(2):1~3.

3Wu HsienWen,Four Birds from Fukien,China JourSciArts,1928,9:198 ~200.

4Wu HsienWen,Hoeppli R,Free-Living Nematodes from Fookien and Chek iang,Archivf Schifund Trop Hyg Patho und Ther Exot Krank,1929,33(1):35~43 .

5Wu HsienWen,Study of the Fishes of Amoy,part1Contr.Biol.Lab.Sc i.Soc.China,1929,5(4):1~99.

6Wu HsienWen,On Some Fishes Collected from the Upper Yangtse valley, Sinensia,1930,1(6):65~86.

7Wu HsienWen,Notes on the Fishes from the Coast of Foochow Region an d Ming River,Contr.Biol.Lab.Sci.Soc.China,1931,7(1):1~64.

8Wu HsienWen,Description de Poissons Nouveaux de Chine,Bull Mus Nat  Hist Paris,ser 2,1932,3(2):219~221.

9Wu HsienWen,ContributionalEtude Morphologique,Biologique et Sy stematique des Poissons Heterosomes (Pisces Heterosomata) de la Chine,Theses Uni v.Paris,Ser A,1932(244):1~179.

10Wu HsienWen,Tang SF,Notes on the Nematomorpha of China,Sinensi a,1933,3(7):173~178.

11Wu HsienWen,Notes on the Parasitic Nematodes from an Indian Elephan t,Sinensia,1934,5(5~6):512~533.

12Wu HsienWen,Enumeration of the River-Crabs(Potamonidae)of China,w ith Descriptions of Three New SpeciesSinensia,1934,4(11):338~352.

13Wu HsienWen,A Review of the Scorpions and Whip-Scorpions of China, Sinensia,1936,7(2):113~127.

14Wu HsienWen,Tang SF,Report on the Oceanographical and Biologic al Survey in the Gulf of Poh-Hai and Along the Coast of Shantung Peninsul a,Pt,111,Chemical Conditions of Sea

WaterSinensia,1937,8(1):51~62 .

15Wu HsienWen,On the Fishes of Li-KiangSinensia,1939,10(1~6):92 ~142.

16Wu HsienWen,Kung C C,On the Accessory Respiratory Organ of Mon opterus,Sinensia,1940,11(1~2):59~67.

17Wu HsienWen,Liu C K,On the Structure of the “Adhesive Apparat us”of Glyptosternum,Sinensia,1940,11(1~2):69~75.

18Wu HsienWen,Liu CK,The BucooPharyngeal Epithelium as the Prin cipal Respiratory Organ in Monopterus Javanensis,Sinensia,1940,11(3~4):221~ 239.

19Wu HsienWen,Chang HW,On the Structures of the Intestine in the Chinese Pond Loach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Its Adaptation to Aerial Respiratio n,Sinensia,1945,16(1~6):1~8

20伍献文,记殷墟出土之鱼骨,中国考古学报(田野考古报告),1948(4):139~1 43。

21Wu HsienWen,Some Rilics of Fish Bones from the Shang Dynasty,Sinens ia,1948,19(1~6):1~5.

22E B 波鲁茨基、王乾麟、伍献文等,长江三峡水库库区水生生物调查和渔 业利用的规划意见,水生生物学集刊,1959(1):1~32。

23E B 波鲁茨基、伍献文、白国栋等,丹江口水库库区水生生物调查和渔业 利用的意见,水生生物学集刊,1959(1):33~56。

24伍献文,五里湖1951年湖泊学调查,1一般情况和工作方法,水生生物学集刊 ,1962(1):63~67。

25曹文宣、伍献文,四川西部甘孜阿坝地区鱼类生物学及其渔业问题,水生生物 学集刊,1962(2):79~110。

26伍献文、杨干荣、乐佩琦等,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科学出版社,1963 。

27伍献文、曹文宣、易伯鲁等,中国鲤科鱼类志,上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64。

28伍献文、钟麟,鲩、青、鲢、鳙人工繁殖在我国的进展和成就,科学通报,196 4(10):900~907。

29Wu HsienWen,Chung Ling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Artificia l Propagation of Four Farm Fishes in ChinaContributions at the 1964 Peking Sym posium,GEN:160,1964:203~218.

30伍献文、林人端,银鱼的幼态持续及其在天演上的意义,水生生物学集刊,196 5,5(2):39~245。

31伍献文、曹文宣、易伯鲁等,中国鲤科鱼类志,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229~598。

32罗云林、伍献文,中国胭脂鱼的骨骼形态和胭脂鱼科的分类位置,动物分类学 报,1979,4(3):195~209。

33伍献文、罗云林、林人端,双孔鱼科(Gyrinochilidae)鱼类的系统发育和分类 位置,动物分类学报,1979,4(4):307~311。

34伍献文、陈宜瑜、陈湘麟等,鲤亚目鱼类分科的系统和科间系统发育的相互关 系,中国科学,1981(3):369~376。

35Wu HsienWen,Chen Yiyu,Chen Xianglin,et al,A Taxonomical System a 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the Families of the Suborder Cyprinoidei (Pisces ),Scientia Sinica,1981,24(4):563~572.


刘建康

刘建康(1917年9月1日—),出生于江苏吴江。鱼类学家、生态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0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名誉主委、湖北省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主任委员,湖北省政协副主席。

刘建康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一个银行小职员家庭,父亲刘振奇长期在上海麦加利银行任职员,母亲操持家务。父母亲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刘建康幼年时就读于上海毓贤小学,毕业后随家迁居苏州,入苏州中学,读完初中后考入东吴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1934年,刘建康考入东吴大学理学院生物系。该系徐荫祺、刘承钊等教授对刘建康有深刻的影响。1935年,东吴大学生物系在上海举办淡水生物展览会,系里派正在上二年级的刘建康跟随刘承钊

教授做展出工作。通过参加这次展览会,刘建康对淡水生物,特别是对淡水鱼类产生了兴趣,对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加紧了对我国的侵略,刘建康随东吴大学迁往浙江湖州,后又到四川成都,借读于华西协和大学,1938年毕业,获东吴大学理学士学位。刘建康由于在大学期间一直被评为优等生,获得了国内和美国教会大学校际“BBB”(Tri-beta)荣誉毕业生奖章。

1939年,经刘承钊教授推荐,刘建康到内迁四川重庆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当伍献文的研究生,从事鱼类学研究工作。在这期间除进行鱼类分类学研究之外还进行了鱼类形态解剖学、器官功能等研究工作。刘建康用烧灼鳝鱼全部鳃条的方法,研究鳝鱼的呼吸器官,证明鳝鱼靠口喉部上皮组织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氧气,而非通过鳃利用溶于水中的氧。1940年,在中央研究院动植物所丛刊第11期上,与伍献文教授联名发表了论文《口喉表皮是鳝鱼的主要呼吸器官》。1941年,刘建康晋升为助理研究员。接着,他又进行了鳝鱼性转变的研究,揭示了鳝鱼始原雌雄同体现象。1944年,在中央研究院动植物所丛刊第15期上,以个人署名发表了论文《鳝鱼的始原雌雄同体现象》。英国皇家学会WSBullough在1947年世界著名的《自然》杂志上对刘建康的论文做了高度评价。1945年,刘建康晋升为副研究员。

1945年秋,刘建康经设在重庆的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李约瑟(英国生物化学家、科技史学家)博士介绍,到加拿大麦基尔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46年1月抵达加拿大,先师从麦基尔大学实验胚胎学家H霍尔弗雷特博士,后由动物系的斯特科纳讲座贝锐尔教授指导博士论文,论文的题目是《筒螅生殖巢的形成与种质细胞的起源》。该论文指出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在筒螅研究中的错误,进而对魏的种质连续学说提出异议。1947年秋,刘建康获得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博士学位。

此后,应美国伍兹霍尔实验细胞学实验室主任R钱伯斯教授聘请,刘建康赴美国任该实验室副研究员。一年后,应麻省北安普顿史密斯学院罗斯教授聘请,任该学院研究员。

刘建康心系中华,认为自己的事业在祖国,出国深造是为了更好地为祖国服务。学成之后,即刻提出回国。钱伯斯教授和罗斯教授都很赏识他的才干,劝他留在美国,许诺给予优厚待遇,提供良好工作条件,并主动提出将他的未婚妻接到美国安排工作。刘建康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于1949年2月返回祖国,到上海任中央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1950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水生生物研究所,刘建康被聘为研究员。同时,兼任苏州东吴大学教授。1954年,刘建康随水生生物研究所迁往到武汉,先后任鱼类学组组长、湖泊水库研究室主任,对淡水鱼类学进行了多方面研究。1951年又发表了论文《鳝鱼雌雄性别转变过程中生殖腺的组织学改变》,连同1944年发表的《鳝鱼始原雌雄同体现象的发现》,共同构成他对低等脊椎动物性别分化机理研究的思路。20世纪50年代初,刘建康在江苏省进行池塘养鱼高产的研究,创出亩产超1000斤的成果。于1955年发表了论文《养鱼池单位面积产量试验》,被水产界公认这是对我国传统养鱼经验方面的科学总结。论文中的数据为英国学者CFHickling在其所著《鱼类养殖

》(1962)中引用。刘建康对江苏五里湖、湖北梁子湖进行鱼类资源和生态调查,先后发表了《梁子湖的自然环境及其渔业资源问题》及《从生物生产力角度看湖泊渔业增产的途径》两篇论文。1957年,他主持进行长江鱼类生态调查,历时3年之久,总结出一套系统资料,填补了我国淡水鱼类生态学的空白。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四大淡水鱼类,习惯称做“四大家鱼”。刘建康通过调查长江宜昌江段鱼产卵场的分布情况,成功进行了草鱼和鲢鱼的人工授精和孵化。他们给未充分性成熟的青鱼注射鱼类脑垂体催情,使其提前产卵,为日后我国“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打下了基础。

我国渔业生产比较注重池塘精养,却对大面积的湖泊、水库利用不够,长江中下游湖泊对发展渔业有巨大潜力。这些天然湖泊大多数是靠鱼类的自然繁殖、生长,渔民无限制地捕捞,很少进行人工放养,即使有几个中小型湖泊实行人工放养,也大多亏损,所以大水面渔业一直发展不起来。位于水生所旁边的武汉市东湖养殖场人工放养也是年年亏损。渔业生产向水生所提出了课题。1972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组织科技人员与东湖养殖场合作开展东湖渔业增产和稳产高产试验,1973年起该课题由刘建康主持。他提出调整放养对象、提高鱼种规格、改进拦鱼设施、控制凶猛鱼类和改革捕捞技术等五项措施,东湖鱼产量连续7年平均每年以235%的幅度递增,

1971年180吨,到1978年达到801吨。这项工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到1990年东湖鱼产量达到1240吨。这项科研成果对发展大水面养鱼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东湖渔业增产和稳产高产试验工作获得成功之后,刘建康的科研工作又向更深层次发展,提出了“东湖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生物生产力的研究”。开展生态系统的研究,是刘建康由来已久的学术思想。20世纪70年代,他就提出,我国鱼类区系和形态学研究已有较好基础,今后应该转向鱼类的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研究。上述两个课题正是他学术思想的体现。这两项工作分别获得1982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和1988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79年,刘建康提出了“人类经济活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研究课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科研项目中。80年代,又开始了东湖富营养化的研究。刘建康关于淡水生态学的学术思想不断发展和成熟,成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主要科研方向,创建了“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实验站”及“淡水生态和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东湖湖泊生态系统实验站”是我国淡水生态系统研究

最早、最系统的站,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重点站。1989年,国际湖泊环境委员会(ILEC)与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联合出版的《世界湖泊环境数据书》中介绍了东湖的研究工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活动,使东湖成为世界湖沼学家最熟悉的中国湖泊之一。”这与刘建康的学术思想和多年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1997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生命科学科技进步奖。

刘建康历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他还担任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鱼类学会名誉理事长,《海洋与湖沼》学报副主编、《生态学报》编委等职。

主要论著

1伍献文、刘建康,口喉表皮是鳝鱼的主要呼吸器官,中央研究院动植所丛刊,1940(11):221~239。

2刘建康,斗鱼的渗透压调节与“氯化物分泌细胞”,中央研究院动植所丛刊,1942(13):15~20。

3刘建康,鳝鱼的始原雌雄同体现象,中央研究院动植所丛刊,1944(15):1~8。

4刘建康、伍献文,鲤鲫的人工杂种,中央研究院动植所丛刊,1945(16):27~30。

5Liu CK,NJBerrill,Gonophore Formation and Germ Cell Origin in Tubularia,JMorph.,1948(83):39~60.

6NJBerrill,Liu CK.,Germplasm,Weismann,and Hydrozoa,QuartRevBiol.,1948(23):124~132.

7Liu C.K.,Ku K.Y.,Histological Changes in the Gonad of Monopterus Javanensis during Sex Transformation,Sinensia,NS,1951(2):85~109.

8刘建康,养鱼池单位面积产量试验,水生生物学集刊,1955(1):25~43。

9刘建康,梁子湖的自然环境及其渔业资源问题,太平洋西部渔业研究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59。

10刘建康,从生物生产的角度看湖泊渔业增产的途径,海洋与湖泊,1964(6):231~235。

11刘建康,关于淡水生物学发展的方向,水生生物学集刊,1979,6(4):465~470。

12刘建康,东湖渔业增产试验综述,海洋与湖沼,1980,11(2):185~188。

13刘建康、陈敬存,加强对水面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国土整治战略问题探讨,科学出版社,1983。

14刘建康、陈洪达,对武汉地区渔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探讨,水库渔业,1984(1):2~5。

15Liu,JK,Lakes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Basins of the Chang Jiang (China),Lakes and Reservoirs(Edited by FBTaub),Chapter 14,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The Netherlands(

中国长江中下游的湖群,世界生态系统《湖泊与水库》,1984,23(14):331~355,荷兰Elsevier出版社)

16刘建康,渔业生态学和渔业管理——从美国渔业生态学会议看渔业生态学研究的动向,鱼类学论文集1985年第4辑,187~192。

17Liu JK,XQHe,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pects of Fish Crop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Quality,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1987(13):61~75(环境质量对渔产品的质与

量的关系,德国《生态毒理学与环境安全学报》)

18刘建康主编,东湖生态学研究(一),中国科学院东湖生态系统试验站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0。

19Cui Yibo,JKLiu,Comparison of Energy Budget among Six Teleosts—Ⅰ,Food Consumption,Faecal Production and Nitrogenous Excretion,CompBiochemPhysiol,1990,96A(1):163~171(六种硬

骨鱼类能量收支的比较—Ⅰ,摄食量、排粪量和氮排泄,英国《比较生化生理学报》)

20Cui Yibo,JKLiu,Comparison of Energy Budget among Six Teleosts—Ⅱ,Metabolic Rates,CompBiochemPhysiol,1990,97A(2):169~174(六种硬骨鱼类能量收支的比较—Ⅱ,代谢率,英国《比较生

化生理学报》)

21Cui Yibo,JKLiu,Comparison of Energy Budget among Six Teleosts—Ⅲ,Growth Rate and Energy Budget,CompBiochemPhysiol,1990,97A(3):381~384(六种硬骨鱼类能量收支的比较—Ⅲ,生长

率与能量收支,英国《比较生化生理学报》)

22Cui Yibo,JKLiu,Comparison of Energy Budget among Six Teleosts—Ⅳ,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Growth and Energy Budgets,CompBiochemPhysiol,1990,97A(4):551~554(六种硬骨鱼类能量

收支的比较—Ⅳ,生长和能量收支的个体差异,英国《比较生化生理学报》)

23Wang Jian,JKLiu,Role of Phosphorus Cycling in Algal Metabolism and Algal Succession in Lake Donghu,China,ArchHydrobiol,1991,120(4):433~445(东湖中磷循环在藻类演替和藻类代谢中所

起的作用,德国《水生生物学报》)

24崔奕波、刘建康、华俐,摄食水平和食物种类对金鱼生长及氮磷排泄的影响,德国《水生生物学报》,1991,15(3):200~206。

25刘建康、蔡述明,江汉平原湖区开发与整治,第四次中国海洋湖沼科学会议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91。

26刘建康、何碧梧主编,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1992。

27Liu Jiankang,Yu Zhitang ,Dai Zegui,Present Status and Prospects for Reservoir Fisheries in China,Reservoir Fisheries of Asia Proceedings of the 2nd Asian Reservoir Fisheries Workshop Held in

Hangzhou,PRC,15~19 October 1990:176~185(EditSena SDe Silva),InternDevelopResearch Centre,Ottawa.

28Liu JK,ZTYu,Water Quality Changes and Effects on Fish Populations in the Hanjiang River,China,following Hydroelectric Dam Construction,Regulated Rivers:Research & Management,1992

,7(4):359~368(水电站建坝后中国汉江中水质的改变与对鱼类种群的影响,英国《径流调节:研究与管理》)

29刘建康、曹文宣,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及其保护对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2,1(1):17~23。

30Liu,JK,SChen,An Assessment of the Impact of Fish Stocking on Lake Eutrophication in China,MittInternVereinLimnol,1994(24):231~235.

31Yang,Y,Huang,X,Liu,JK,Longterm Changes in Zooplankton of Subtropical Lake Donghu(Wuhan,China)under Conditions of Increased Fish Predation,Russian Journal of Aquatic Ecology,

1994,3(1):23~30.

32刘建康,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湖泊及渔业利用问题,东湖生态学研究(二),1995,1~25。

33刘建康主编,东湖生态学研究(二),中国生态系统网络丛书,科学出版社,1995。

34刘建康、黄祥飞,东湖生态学研究概况,环境科学,1997,18(1):51~53。

35Xie,S,Cui,Y,Yang,Y,Liu,JK,Energy Budget of Nile Tilapia (Oreochromis niloticus) in Relation to Ration Size,Aquaculture 1997,154:57~68.

36Xie,S,Cui,Y,Yang,Y,Liu,JK,Effect of Body Size on Growth and Energy Budget of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Aquaculture 1997,157:25~34.

37Liu,JK,Cai,Q,Integrated Aquaculture in Chinese Lakes and Paddy Fields,Ecological Engineering,1998,11(1~4):49~59.

38刘建康、谢平,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8(3):312~319。〔Liu Jiankang & Xie Ping,Unraveling the Enigma of the Disappearance of Water Bloom from the East Lake

(Lake Donghu) of Wuha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1999,8(3):312~319 (In Chinese,With English Abstract)〕

39Yang Yufeng,Huang Xiangfei,Liu Jiankang,Long-term Changes in Crustacean Zooplankton and Water Quality in a Shallow Eutrophic Chinese Lake Densely Stocked with Fish,Hydrobiologia,1999,391:

195~203.

40刘建康主编,高级水生生物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学丛书,科学出版社,1999。


万卫星

万卫星(1958年7月1日—),出生于湖北天门。空间物理学家。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2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副主委,湖北省政协常委。

万卫星的家乡湖北天门是我国著名鱼米之乡,民风淳朴,素有爱读书的传统。只可惜他小学、中学正逢“文革”10年,完全没有正常的学习环境。但他从小立下当科学家的志向,利用一些可能的机会汲取知识的营养。课堂上老师讲不到的他就自学,教材上没有的他就阅读课外书籍。老师被他的好学精神所感动,经常开小灶为他辅导功课,给他批改并未布置的作业。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在“文革”后第一次恢复高考中,他以优异成绩考上武汉大学空间物理系,迎来了人生新起点。

1982年,万卫星毕业后就读和工作于中科院武汉物理所,师从我国著名空间物理学家李钧院士。1989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所工作,历任该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他在武汉学习工作期间已经显示出卓越的才能,承担并完成了近20项国家重大重点基础课题和国防工程项目研究,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发明奖四等奖,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武汉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防科技奖三等奖,获得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等荣誉;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此外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并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1995/1996年度一、二级人选。

2004年起,由于中科院进行学科整合,万卫星带领电离层物理研究室的主要骨干由武汉迁往北京,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地磁与空间物理研究室,并担任研究室主任至今。

万卫星主要从事电离层物理、电离层电波传播、高层大气物理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在电离层与大气层的耦合等重大科学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和系列成果。他通过长期观测,发现我国电离层扰动主要有东北、东南两种优势传播方向,进一步分析得出其激发源分别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东北缘的地形突变处,并推测与青藏高原邻近地区低涡天气事件有密切关系。这一系统性的工作以第一手观测资料揭示出我国电离层扰动的地域特性,并且将电离层扰动与相关气象活动及大尺度地形地貌联系起来,为电离层与其他地球学科的交叉提供了一条创新思路;针对“低纬电离层周期性四波经度结构”这一当今电离层物理中极为前沿的科学问题进行了系列研究,率先在物理成因方面取得了突破,观测模拟并举,深入揭示了其与大气动力过程的紧密联系;利用卫星及全球地基观测资料,揭示并解释了“四波”的日变化特征,系统总结了“四波”的气候学特性,得出了“四波”与大气潮汐DE3模的相关性,从而给出了关于电离层“四波”结构与大气层潮汐关系最有力的直接证据;利用卫星数据及地基观测资料,发现了太阳风磁场通过极区电离层电场的耦合对电离层偶发E层形成的控制,并提出电场随机性在Es形成过程中具有决定作用;将实验观测与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实际,解决了“921工程”定轨等多项国防重大重点工程中的电离层修正难题;特别是领导承担了“北斗一号”工程中的“电波传播修正子系统”的研制任务,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大面积电离层电波传播修正模式,充分利用系统本身的资源,高精度、高可靠性地解决了工程系统的电波修正问题,被誉为是“北斗一号”工程地面应用系统中两个最具有技术创新的系统之一。

万卫星迄今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260余篇,被引用1300多次;研究成果7次获省 部级以上奖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973”项目课题等20余项。

主要论著

1BZhao,WWan,LLiu,TMao,ZRen,MWang,ABChristensen,Features of Annual and Semiannual Variations Derived from the Global Ionospheric Maps of Total Electron

Content,AnnGeophys,2007,25(12):2513~2527.

2BZhao,WWan,LLiu,TMao,Morphology in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under Geomagnetic Disturbed Conditions: Results from Global Ionosphere Maps,AnnGeophys,2007:25(7),1555~1568.

3XYue,WWan,LLiu,TMao,Statistical Analysis on Spatial Correlation of Ionospheric Day-to-day Variability by Using GPS and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Observations,AnnGeophys,2007,25

(8):1815~1825.

4XYue,WWan,LLiu,FZheng,JLei,BZhao,GXu,SRZhang,JZhu,Data Assimilation of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Observation into a One-dimensional Midlatitude Ionospheric Model by Applying

Ensemble Kalman filter,Radio Sci,2007,42,RS6006,doi:101029/2007RS003631

5LSun,WWan,FDing,TMao,Gravity Waves Propagation in the Realistic Atmosphere Based on a Three-dimensional Transfer Function Model,AnnGeophys ,2007,25:1979~1986.

6JGuo,Wan W,JMForbes,ESutton,RSNerem,TNWoods,SBruinsma,L Liu,Effects of Solar Variability on Thermosphere Density from CHAMP Accelerometer

Data,JGeophysRes,2007,112,A10308,doi:101029/2007JA012409.

7BZhao,WWan,LLiu,KIgarashi,MNakamura,LPaxton,SYSu,GLi,ZRe n,Anomalous Enhancement of Ionospheric Electron Content in the Asia/Australian Region during a Geomagnetically Quiet

Day,JGeophysRes,2008,113,A11302,doi:101029/2007JA012987.

8BZhao,WWan,KTschu,KIgarashi,TKikuchi,KNozaki,SWatari,GLi,L JPaxton,LLiu,BNing,JYLiu,SYSu,BHarold,Ionosphere Disturbances Observed Throughout South-East Asia of

the Superstorm of 20-22 November 2003,J GeophysRes,2008,113,A00A04,doi:101029/2008JA013054.

9XYue,WWan,JLei,LLiu,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B Vertical Drift and the Time Rate of Change of hmF2 (ΔhmF2/Δt) over the Magnetic

Equator,GeophysResLett,2008,35,L05104,doi:101029/2007GL033051

10GXu,WWan,CShe,LDu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over East Asia and the Tropospheric Circulation around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Obtained with a

Partial Correlation Method,AdvSpace Res,2008,42:219~223.

11WWan,LLiu,XPi,MLZhang,BNing,JXiong,FDing,Wavenumber-4 Patterns of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over the Low Latitude Ionosphere,GeophysResLett,2008,

35,L12104,doi:101029/2008GL033755.

12ZRen,WWan,LLiu,BZhao,YWei,XYue,RAHeelis,Longitudinal Variations of Electron Temperature and Total Ion Density in the Sunset Equatorial Topside

Ionosphere,GeophysResLett,2008,35,L05108,doi:101029/2007GL032998.

13TMao,WWan,XYue,LSun,BZhao,JGuo,An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Model of Total Electron Content over China,Radio Sci,2008,43,RS2009,doi:10 1029/2007RS003629.

14JGuo,WWan,JMForbes,ESutton,RSNerem,SBruinsma,Interannual and Latitudinal Variability of the Thermosphere Density Annual

Harmonics,JGeophysRes,2008,113,A08301,doi:101029/2008JA013056.

15XZuo,WWan,GZhao,An Attempt to Infer Information on Planetary Wave by Analyzing Sporadic E Layers Observations,Earth Planets Space,2009,61 (10):1185~1190.

16BZhao,WWan,LLiu,KIgarashi,KYumoto,BNing,Ionospheric Response to the Geomagnetic Storm on 13—17 April 2006 in the West Pacific Region,JAtmos SolTerrPhys,2009,71(1):

88~100.

17BZhao,WWan,LLiu,ZRen,Characteristics of the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of the Equatorial Ionization Anomaly in the Asian-Australian Region during 1996—

2004,AnnGeophys,2009,27,3861~3873.

18ZRen,WWan,LLiu,RAHeelis,BZhao,YWei ,XYue,Influences of Geomagnetic Fields on Longitudinal Variations of Vertical Plasma Drifts in the Presunset Equatorial Topside Ionosphere,J

GeophysRes,2009,114,A03305,doi:101029/2008JA013675.

19ZRen,WWan,LLiu,JXiong,Intra-annual Variation of Wave Number 4 Structure of Vertical E×B Drifts in the Equatorial Ionosphere Seen From ROCSAT-1,JGeophysRes,2009,114,A05308,doi:10

1029/2009JA014060.

20ZRen,WWan,LLiu,GCITEM-IGGCAS: A New Global Coupled Ionosphere- thermosphere-electrodynamics Model,JAtmosSolTerrPhys,2009,71(17&18): 2064~2076.

21WWan,JXiong,ZRen,LLiu,MLZhang,FDing,BNing,BZhao,XYue,Co rrelation between the Ionospheric WN4 Signature and the Upper Atmospheric DE3

tide,JGeophysRes,2010,115,A11303,doi:101029/2010JA015527.

22ZRen,WWan,JXiong,LLiu,Simulated Wave Number 4 Structure in Equatorial F-region Vertical Plasma Drifts,JGeophys Res,2010,115,A05301,doi:101029/2009JA014746.

23BZhao,WWan,XYue,LLiu,ZRen,MHe,JLiu,Global Characteristics of Occurrence of an Additional Layer in the Iono sphere Observed by COSMIC/FORMOSAT-

3,GeophysResLett,2011,38,L02101,doi:101029/2010GL045744.

24BZhao,WWan,BReinisch,XYue,HLe,JLiu,BXiong,Features of the F3 Layer in the Low-latitude Ionosphere at Sunset,JGeophysRes,2011,116,A01313,doi:101029/2010JA0 16111.

25BXiong,WWan,LLiu,PWithers,BZhao,BNing,YWei,HLe,ZRen,YCh en,MHe,JLiu,Ionospheric Response to the X-Class Solar Flare on 7 September

2005,JGeophysRes,2011,116,A11317,doi:101029/2010JA016961.

26Rong,ZJ,WXWan,CShen,XLi,MWDunlop,AAPetrukovich,TLZh ang,ELucek,Statistical Survey on the Magnetic Structure in Magnetotail Current

Sheets,JGeophysRes,2011,116,A09218,doi: 101029/2011JA016489.

27ZRen,WWan,LLiu,YChen,HLe,Equinoctial Asymmetry of Ionospheric Vertical Plasma Drifts and its Effect on F-region Plasma

Density,JGeophysRes,2011,116,A02308,doi:101029/2010JA016081.

28ZRen,WWan,LLiu,JXiong,Simulated Longitudinal Variations in the Lower Thermospheric Nitric Oxide Induced by Nonmigrating Tides,JGeophysRes,2011,116,A04301,doi:101029/2010

JA016131.

29BZhao,WWan,JLei,YWei,YSahai,BReinisch,Positive Ionospheric Storm Effects at Latin America Longitude during the Superstorm of  20-22 November 2003:

Revisit,AnnGeophys,2012,30,831~840.

30ZRen,WWan,LLiu,HLe MHe,Simulated Midlatitude Summer Nighttime Anomaly in Realistic Geomagnetic Fields,JGeophysRes,2012,117,A03323,doi:101029/2011JA017010.

31ZRen,WWan,LLiu,HLe,TIME3D-IGGCAS: A New Three-dimension Mid- and Low-latitude Theoretical Ionospheric Model in Realistic Geomagnetic Fields,J AtmosSolTerrPhys,2012,80.258~266.

32ZRen,WWan,JXiong,LLiu,Simulated Equinoctial Asymmetry of the Ionospheric Vertical Plasma Drifts,JGeophysRes,2012,117,A01301,doi:101029/2011JA016952.

33WWan,FDing,ZRen,MLZhang,LLiu,BNing,Modeling the Global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with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Analysis,SciChina TechSci,2012,55(5),1161~1168.

34WWan ZRen,FDing,JXiong,LLiu,BNing,BZhao,GLi,MLZhang,A Simulation Study for the Couplings between DE3 Tide and Longitudinal WN4 Structure in the Thermosphere and Ionosphere,J

AtmosSolar- TerrPhys,2012,doi: 101016/jjastp201204011.

 

秦顺全

秦顺全,1963年7月出生,四川绵竹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第十、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梁、隧道及结构工程专业,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发明专利50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公开发布论文50余篇。

长期从事大型桥梁的设计、施工技术工作,为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京广客运专线郑州黄河公铁两用大桥、东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澳门西湾大桥、青藏铁路拉萨河特大桥、武汉二七长江大桥、孟加拉国帕克西大桥等多座国内外大型桥梁的设计、施工技术工作;主持了目前在建的武黄城际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大桥、宁安铁路安庆长江大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等桥梁的施工技术工作。[2]  完成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创立了桥梁分阶段施工的无应力状态控制法理论,应用于国内外30余座大跨度桥梁施工中;创新了大型桥梁结构工厂化、标准化施工方法,推进了跨海长桥和铁路客运专线桥梁整体预制、架设技术的发展。

现任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中铁副总工程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南交通大学双聘院士、博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