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思想建设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建设 - 理论研究
浅谈民主党派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3-12-18 15:58:31 浏览次数:

    自20世纪后期西方学术界开始关注协商民主,协商民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推广,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体系。21世纪初中国引入协商民主概念,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并对其作了系统的论述,确立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概念,这反映了中国当前政治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也是社会主义民主道路上的一次进步和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强调在多元社会现实背景下的协商和共识,是在新形势下实现广泛民主的必经之路,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政治文化背景下,这样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进而实现整个社会民主进程的推进,是值得研究和深思的。

    中国目前的协商民主形式主要为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论从民主党派界别代表在全国政协界别代表中所占的比重,还是从民主党派的职能和责任来看,民主党派在政治协商中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在阐述协商民主时,也对协商的渠道作了具体的规定,即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三大渠道。因此,完善自身建设,充分利用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这两个平台,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进程中有效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和作用,是民主党派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一.加强中国协商民主的研究

    1949年确立的政治协商制度是一种初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实践和制度的组成部分,这说明我国的协商民主实践具有一定的历史,但我国的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仍然有较大的空间。

    强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理论是行为的先导,完备的理论知识是实践创新和发展的基础。协商民主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的时间并不长,中国学术界第一次接触协商民主理论至今不过10余年,国内学者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方面包括协商民主的性质、内涵、机制等等。这些为中国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展开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对于中国学者和政治理论研究从事者认知协商民主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是,由于起步晚,中国协商民主理论研究并不十分完善,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尤其是对现实的中国协商民主不能起到实质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需要丰富完善中国的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体系,将中国国情融入到研究之中,突出中国特色。民主党派成员通常具有坚实的理论经验和知识储备,在政治理论研究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民主党派应当充分利用优势,多钻研、多思考、多论证,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系统贡献力量。具体说来,民主党派应着重从中国形态的协商民主的定义、协商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的关系、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以及基层协商民主等领域,在西方协商民主研究基础之上凸显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差异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程的推进提供坚实的理论 基础。

    在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形式。目前,除了政治协商制度以外,中国的协商民主形式还包括民主恳谈会、公共政策听证会、立法听证和公共论坛等。近年来,随着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提高和基层民主的扩大,中国发展出了一些新的协商民主形式,比如议政会、听证会、民情恳谈会、乡村论坛等。许多地方在制定政策和工作开展中,通过建立民生诉求动态、公众热线、舆情联络系统等手段广泛征求意见,通过对话和沟通与民众达成共识,这样既保证了决策的合法性,也确保了政策的合理性,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公共利益。当前的中国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也是矛盾和利益冲突集中的时期,因此,通过协商民主来关注民生和各个基层群众的利益表达,从而实现社会整合十分必要。民主党派要在共产党领导下,在遵守社会主义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上,在与合作共事和团结社会力量的过程中,民主党派成员应当多观察、多调研、多交流,按照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探索适合地区情况、能反映不同人群诉求的协商民主新形式,积极寻求能够实现民主最大化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新途径。

    二.全面提升协商民主水平

    随着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完善,民主党派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提升协商民主水平,有效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程序化,是民主党派在协商民主中发挥作用的核心和关键。

求真务实,关注焦点,保证协商的必要性和效能。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民主党派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以党派名义开展活动、发表言论、开展调研视察、提出党派提案、开展民主监督等活动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到矛盾最集中的地方,选择群众最关心、权力机关最重视的话题,通过认真走访、调查,广泛听取意见,为政府决策的制定提供最可靠的资料和参考依据。要确保协商确有必要,并能带来一定的实效,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或者政治影响力,而不是流于形式、泛泛而谈,开展没有实质意义的活动,提出没有建设性或者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在日常的社会服务或者中,民主党派成员可以多与不同群体的人沟通,了解其所想所需,掌握他们对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期望和想法,积累经验,收集素材,并深入到生产生活一线,认真调研,尽可能多地代表更广大群体的利益和诉求,做有益百姓、有助民生、有利于国家发展大计的协商工作。此外,民主党派可以利用其成员专业领域广泛、社会层次多元化的优势,发挥每个成员的业务能力,联系不同层次的群众,做出有针对性、典型性的调研和提案,从而提高协商民主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自身建设,强化职能,保证协商民主的效率。协商民主在中国的推进,对民主党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重的责任,民主党派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民主党派应时刻以加强思想建设为首要的目标,作为参政党,民主党派更应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理论教育、和谐政党关系教育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让民主党派成员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是协助共产党实现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民主党派要加强自身制度建设,要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在强化内部监督的同时,也能为民主党派更好地履行民主监督职能起到推动作用。此外,民主党派还要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努力打造一个廉明公正、规范有序的政党,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贡献力量。另外,民主党派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本领,强化职能,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切实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提供更多更好更高质量的提议和意见,做好共产党的参谋和帮手,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效在良好的政党关系和高效的政党沟通中得以体现。

    强化社会服务,广泛联系群众,扩大协商民主的群众基础。社会服务职能作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延伸和拓展,是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在社会服务工作中,民主党派能够通过扩大统一战线联系更广泛的群体和社会成员,也能通过日常的服务活动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体现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宗旨。同时,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相比较执政党,其政治上的地位使其更容易成为联系各方、各阶层的纽带。鉴于此,民主党派应该在社会服务工作中注重宣传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凝聚发展力量,呼吁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使党关于协商民主的主张和意愿成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社会各界的共识,让尽可能多的公众参与到协商活动中来,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群众基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上一篇:乘着九三的翅膀飞翔(鄂州李彩霞)
下一篇:从政党文化视角看民主党派自身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