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思想建设
 
 
理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思想建设 - 理论研究
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教学督导功能——全国高校教学督导与质量评估交流会感悟
发布时间:2017-12-19 09:37:04 浏览次数:

2017年12月1-4日,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教学督导、质量评价与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培训交流会在江苏常熟国际饭店召开。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的500多名督导专家代表参加会议。华中师范大学督导中心的石丹林与郑晓边两位教授代表与会。会议由教育部主办,常熟理工学院承办,围绕高校教学督导与质量评估领域的若干问题开展了研讨和交流。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感悟。

全国高校教学督导与质量评估交流会,江苏常熟2017

一、高校双一流建设给教学督导工作带来挑战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的是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自2017年9月21日国家教育部公布42所世界一流大学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以来,“双一流”大学建设给各类高校师生带来压力,也给教学督导工作带来挑战。

本次会议与会代表来自双一流学校和学科的督导专家很少,报告者主要是针对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优化、课程思政对教学督导带来的新使命、信息化助推质量评价、云教学评价智能化等领域进行了交流。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双一流学校和学科的专家报告注重的是教育改革的宏观一面,而职业院校的代表关注的是微观教学评价方法与指标,如什么是一堂好课、教学诊断与测评软件开发、创新督导工作机制、督与导并重履职等。

同济大学教学质量管理办李亚东主任报告了“高校教学督导的新常态、新使命和新挑战”,新常态是指基于质量保证体系的督导评估,新使命是指思政教学与教学思政同向同行,新挑战是指教学名师与教学督导要苦练内功。教学督导的四项要求是: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发挥督和导的作用,加强督导自身能力建设,为学校教改献计献策。督导听课主要是看教师、学生和氛围。报告者对教学模式的创新进行了分析,翻转课堂、发现式与掌握式学习、学与教的互动、网络教学变革、慕课与未来教育模式……这些教育心理学的焦点研究问题依然是督导老师们眼热的话题。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报告了“新时代高等学校的育人与治理”,就教育发展的新时代、质量评价、结构化育人、学科专业建设、制度性创新文化构建交流了自己的研究观点,对当前高校的部分专家学者的自恋提出了尖锐批评,如“教授职业是花别人的钱、挣自己的名”,专家们热衷发表论文的逻辑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悖,对自己博士论文的出版充满了“厌恶”感……这样的幽默调侃得到部分与会者的认同。

八十高龄的北京科技大学资深督导专家罗圣国教授就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报告和交流分享,明确提出学校教学督导组是学校教学质量检查、监控、评价和研究的咨询性组织,是非行政、非执行机构,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部分。督导包括教学管理工作、教学活动、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督导。如对课堂教学、考试、实践、毕业设计与论文工作的督导与质量监控,发现、扶植和培养青年教师,以导为主,虽是旁观者、不作局外人,督导员要有高度责任心与事业心,教学经验丰富,熟悉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热衷学校教学改革发展,敢说真话,在教学科研方面有一定声望。印象深刻的是,在与会代表讨论中,他一再强调督导工作的非行政职能,也介绍了他工作的学校领导很重视督导工作,每年安排督导老师会谈和提供专项经费支持。笔者在会议交流互动发言中力赞罗教授的督导敬业精神和工作效能,也羡慕他培养了一批传承老师风格的学生担任学校领导职务,为老师督导工作提供平台,使老一辈振兴教育的心愿能够通过数十年的督导工作实施贯彻。

来自职业院校的督导专家们更专注教学技术层面的标准、方法和评估机制。试图建立全国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它是否符合当前高校“双一流”创建的要求?目前在高校教学一线存在哪些问题?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如何创建?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华中师大教学督导中心石丹林与郑晓边教授与会,2017

二、在高校双一流创建和督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笔者近期撰写专文[[1]],例举了教学督导中发现的部分问题,需要及时修正。

1、缺乏科学标准的教学质量评估导致师生恶性互动。

目前实施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注重的是同行教师听课记录,记载的是“断面评价”而非“过程评价”,缺乏学生与教师的自我评价与互动反馈评价;死板的数量化评价制度带来师生的恶性互动,如教师为吸引学生选修自己的教学课程,讨好学生,考核简单,考勤占20%,发言加分,期末写一篇文章即合格;无评分标准、无参考文献、无归纳分析、明显抄袭的综述文章竟然评97分;有的教师给70%的学生评“优秀”;学生也要求老师评高分,否则退选课程或给教师评低分;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成绩评价标准苛刻,如“要有不及格率”,考试的方式与结构比例都要固定化,对教师的教学管得过死。

2、教学过程不规范,师生互动表浅,管理反馈缺位。

督导发现,教授无故缺课迟到,学生在课堂空等半小时玩手机;课间不休息,教师要求学生“照顾自己的教学习惯”;音乐教育合唱指挥教学没有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呈现,两节课时间仅要求学生站立、保持手位姿势;教室电脑出现故障后教师不会处理,照本宣科自读讲义,全然不顾学生心不在焉、迷恋手机游戏;部分老教师不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部分青年博士教师中外语言混杂,教学过于花哨,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课堂师生互动表浅,搞笑而非内省;督导发现的问题反馈到教学管理部门但修正迟缓;院系一级的教学管理者怕得罪教师,缺乏严格的教学管理评审制度,被动应付学校的教学巡视与督查。

3、“双一流”带来马太效应,两级分化,贫富悬殊。

“双一流”学校学科的选拔标准主要是根据其科研项目数量和级别、经费与成果的多寡、“影响因子”等来决定,教学质量不是主要依据;少数高校被评上的学科财大气粗、沾沾自喜;未被评上的学科是大多数,原本不足的学科发展资金支持被削弱,教师人才外流,无心顾及教学质量,学科间恶性竞争,想方设法瓜分“一流”学科资源,无暇顾及教学质量,教学好坏并不影响职称的升迁;“马太效应”使两极显著分化,“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科研工作的利益驱使教师更加重视科研而忽视教学。

三、世界一流大学的本质特征

笔者曾经到访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里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这些大学的科学人文精神和师生风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2]]

哈佛大学是世界排名第一的著名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的校训流芳百世。校园和社区之间没有围墙,访问者很难找到一个哈佛大学的牌坊来留影。来自世界的游客常年不断,亚洲面孔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最优秀的大学生常常在穿梭的游客中专心看书和交流,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哈佛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国的大批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从那扇普通的校门里走出的哈佛毕业生中共有八位美国总统,34名诺贝尔奖得主。

麻省理工学院培养了众多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士,是全球高科技和高等研究的先驱领导大学,“手脑并用,创新世界”的校训成为该校师生的努力目标,严格的教学模式和荣誉法则,使之成为美国首屈一指的尖端科技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不仅强调理工课程,也加大了人文课程的要求,力求培养出全面高素质人才。“再优秀都还不够优秀”的巨大学习压力使该校成为美国大学里自杀率最高的学校。从该校走向世界的有78位诺贝尔奖得主和众多的全球顶尖首席执行官,和中国(华裔)学者丁肇中、贝聿铭、钱学森等。

普林斯顿大学“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的校训显示出该校的眼光,从这里走出两位美国总统和44位美国州长,33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众多华人学术精英,包括华罗庚、姜伯驹、陈省身、李政道、杨振宁、田长霖等。该校的“荣誉规章”学术诚信政策,保证了学生的书面作业没有剽窃、没有违规现象,甚至考试都没有监考。普林斯顿大学评价优秀学生的指标有4项:一是头脑质量,包括智商、学习能力、创造力等;二是品格质量,包括责任感、价值观、判断力等;三是为学校作出贡献的能力;四是未来在本专业和社区起领导作用的潜力。

斯坦福大学“自由之风劲吹”的校训是该校的创新灵魂,它是美国首家在校园内成立工业园区的大学,开放门栏,与企业联手,孵化出美国加州科技尖端、精英云集的硅谷。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为人类文明、科学技术进步、世界政治经济和现代商业发展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创造了世界众多一流企业以及数以百计的美国知名上市公司,斯坦福大学是二十一世纪科技精神的象征。

“一流大学”应该是神圣的殿堂,通过近40年的高校职业生涯发展,笔者对“象牙之塔”是敬畏的,尽管它还有许多缺陷,尽管它的生活环境不尽人意,但它毕竟是人类智慧的表征,是国家经济与社会文明发展的窗口,是亿万青少年梦腾飞的平台!进没有门坎的大学并不困难,难的是进门后的治学之道、学贯中西。一流大学的精彩在于师生的内省力和创造力。在这些世界一流的大学里,尽管看不到豪华牌坊,但很容易触摸到大学的本质特征:

大学的精神支柱稳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朴实的校训;

大学的教育宗旨明确,为学生服务,为国家和世界服务;

大学的学术氛围宽松,师生互动,课堂内外气氛活跃;

大学的教学过程强调科学与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独创和实现梦想;

大学的校园开放,没有围墙,与社区和实业紧密结合;

大学教育质量评估科学,有完整的评估体系,人人忠于职守;

大学的办学特色鲜明,在竞争与合作中各具个性,不追求完美。

作者在会议中,2017

四、对双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的建议

加强教学督导工作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键环节。希望借他山之石,为创建中国的双一流大学和学科而进谏:[[3]]

1、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高校要指导师生正确理解与贯彻“双一流”教学改革精神,扎扎实实从观念与行为上创一流学科,凝聚共识,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思想的讨论,举办教学主题报告,促进教学思想更新。要结合不同专业的“一流”创建目标,采用质量与数量相结合、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师生良性互动评价为特点的评价方法;“一流”学科建设采用动态管理办法,定期实施淘汰与补进制。

2、要加强教学全过程的巡视与督导工作。高校赋予巡视组与督导组更多的权益和独立的监督职能,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敦促管理部门和当事人改进;教学管理部门除了抓好同行听课外,对各类教学观摩、调研活动、社会实践与小组讨论都应该建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

3、高校要搞好教学与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平衡。把教学质量标准作为评聘教授的基础指标,将教学论文的发表等同科技核心期刊的成果一样奖励,鼓励教学创新,听取学生教学改革建议,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与生涯发展,建立相应奖惩制度,促推“一流”学校和学科建设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晓边. 双一流建设应起步于课堂教学,华大在线,办学思想大讨论2017.10.23.

[[2]] 郑晓边. 世界名校之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2.5.

[[3]] 郑晓边. 一流大学之我见,华大在线,办学思想大讨论2017.11.10.

作者联系方式:

郑晓边,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xbz@mail.ccnu.edu.cn

邮址:430079,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邮编:430079

(作者:九三社省委咨询工作委员会、华师基层委员会,转发自华大在线,原创湖北省老年心理学专委会)


上一篇:坚守初心﹒创新前行---彭云、陈明芳
下一篇:应楚洲副主委参加省参政党理论研究专委会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