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参政议政
 
 
建言献策
 
当前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建言献策
郑晓边:“云课堂”需要霞光
发布时间:2018-04-26 09:31:11 浏览次数:

“云课堂”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现代化的表征,在网络时代,教师不熟悉“云课堂”会被淘汰,学生不使用“云平台”学习会不及格,管理者不采用“云数据”就是老土……作为师范大学教育督导员,觉得有必要发出专业声音,与社会同道共享。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推行的“云课堂”还处在初级阶段,由教务部门采用课程项目资助方式,鼓励一部分教师将自己主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件等登录暂时由学校管控的云平台,试图通过推行这样的“云课堂”建设,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和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云课堂”给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挑战显而易见:它打破了高校对高等教育设置的壁垒,填补了地域教育经济文化的差异鸿沟,促进了教育与社会公平的发展,给边远地区的众多青少年和家庭学校教育带来希望……当然,它也考核了“名师”的教育教学心理素养和科学驾驭数据化技能,更考察着一名教师的能力、爱心与人格![1]

    “云课堂”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高效、便捷、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课堂形式,是一种真正完全突破时空限制的全方位互动性学习模式。如何确定一套完善的云课堂应用解决方案(技术、服务、安全、管理维护机制等)将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课题。在高校“云课堂”教学督导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诸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对“云课堂”要求不熟悉,登录的信息不规范、欠科学。

“云课堂”需要主讲教师登录的课程教学主要信息包括: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教师简介、考核方式、课程结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等。不少教师尚不能区分“课程大纲、教学计划、课程结构”的异同,“粘贴”几十字的同样文本信息到三个栏目或者空缺两栏目;“考核方式”的填写完全针对教务处巡视内容、方式和比例要求,千篇一律,以避免被“枪打出头鸟”检查,毫无学科特色;“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抄自课程大纲的重复信息,缺乏从学生角度提出的学习目标、方法和内容要求;“教师简介”中的个人无关信息甚多,忽视教学团队的作用,有些多名教师共同担任的课程大纲内容不统一,考核各自为政,看不出学科带头人的作用。不少院系多门课程缺少“云课堂资料”,包括一些“名师”主讲的核心课程。这些现象表明:教师对教学工作漠视,不少教师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和教育规律缺乏学习研究,缺乏教师的能力与责任心。比如,对课程“教学目标”的表述,鲜见“知、情、意、行”目标,多半是教学具体内容的重复粘贴,至多也是“让学生了解……知识”,少见教育心理学理念的表达:“通过教学,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改善……态度,建立……意向行为”。在“云课堂”督导中发现教师的参与态度与教学行为与一流学科的建设相距甚远,值得反思。

    2、学生对“云课堂”学习不积极,被动学习登录,为分数而学。

“云课堂”设计的宗旨是给学生提供学习方便,加强师生互动和学习反馈,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参与甚少,不少课程一个学期学生在线学习登录记录为“0”;不少教师规定,在线登录次数多可以加分,上课发言一次可以加5-10分,导致学生忽视“云课堂”的利用,上课争先恐后“冲动发言”抢分,以便“轻松过关”。显然违背了教育心理学原理,滥用“外部动机”削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动动机”!学生甚少光顾“云课堂”的另一大类原因是,教师甚少提供反馈,“云课堂”资料缺乏动态的过程管理,学生希望看到的内容少(如考题样本,调研课题,有深度的学习方法建议,学生的学习成果等),而无关的内容又太多(陈旧的教材和浩繁的不切题的外文资料)。在某些课堂教学督导中,发现学生对手机软件的兴趣不减,积极参与“翻转课堂”,寻求教师的“红包奖励强化”,这些表浅的师生互动虽然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但学习兴趣难以持久。如何帮助学生既克服“网络成瘾”,又正确使用“云课堂”,需要深入研究。

3、管理者对“云课堂”管控不力,缺乏奖惩制度和规范标准。

督导“云课堂”过程中发现,系统不稳定,数据传播转换速度慢,项目之间缺乏横向联系。留给督导评议的栏目缺少评议规定和参数,还留有大量的隐患(影响到今后教师的能力认定,教师知识版权维护、视频登录受限等问题)。各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职权范围有限,下属秘书一人常常势单力薄、力不从心,教学事务繁杂,“云课堂”建设推行乏力。学校教务部门采用项目资助三级标准是用外部奖励刺激“云课堂”建设,缺乏相关惩罚制度、动态的评审标准和对全体教师的培训。

高校“云课堂”建设对高校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和“双一流创建”带来严峻挑战,重新认识高校督导工作重要价值和监督、指导、评估和反馈四个职能,加强对全体师生与管理者的培训已迫在眉睫。笔者再次提出三点建议:一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学校要指导师生正确理解与贯彻“双一流”教学改革精神,扎扎实实从观念与行为上创一流学科,凝聚共识,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思想的讨论,举办教学主题报告,促进教学思想更新。要结合不同专业的“一流”创建目标,采用质量与数量相结合、结果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师生良性互动评价为特点的评价方法。二要加强教学全过程的巡视与督导工作。学校赋予巡视组与督导组更多的权益和独立的监督职能,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敦促管理部门和当事人改进;教学管理部门除了抓好同行听课外,对各类教学观摩、调研活动、社会实践与小组讨论都应该建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评估标准。三是学校要搞好教学与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平衡。把教学质量标准作为评聘教授的基础指标,将教学论文的发表等同科技核心期刊的成果一样奖励,鼓励教学创新,听取学生教学改革建议,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建立相应奖惩制度,促推“一流”学科建设良性发展。[2]

在高校“双一流”创建工作中,教育督导工作不可或缺!十几位担任教育督导工作的教授们已是夕阳彩霞,他们在高校讲台立足半个世纪,他们也在与时俱进学习“云课堂”,他们希望“新瓶盛老酒”,传承师范大学的百十年精神,让师生和家国在“云课堂”中看到霞光!老教师的良知与督导员的职责让我们深深感受到,重温校训“求实创新立德树人”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郑晓边:做一名有幸福力的教师,中国教师报2017.9.6.15版

[2] 郑晓边:要防止“双一流”带来的马太效应,科技日报2018.2.9.科普时报2018.2.9.8

 

(作者简介:郑晓边,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教学督导员,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和老年心理学专委会委员,中国青少年心理卫生专委会荣誉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理事,湖北省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上一篇:亢德芝:建议支持武汉建设国家级长江新区
下一篇:社员贺雪峰:振兴乡村不得不直面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