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九三人物
 
 
九三人物
 
当前位置:首页 - 九三人物
妙手仁心写大爱刘佩军
发布时间:2017-06-22 09:02:31 浏览次数:

          妙手仁心写大爱

记九三学社社员、襄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刘佩军

 

从医30载,他每天都在与死神争夺生命;他从大山里走来,对病人的爱恰如大山般厚重;他是农民的儿子,恰如农民精心耕耘土地那样经营自己的职业;他是九三学社社员,虽然本职工作繁忙但是党派工作从不拉下。

他——就是九三学社社员、襄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刘佩军。

    神经内科显身手

“你是刘佩军主任吧?请等一等”。今年8月5日中午,烈日高照,刘佩军下班回家经过西瓜摊时被一位老人叫住。“这西瓜甜,我选几个给你送到家里去”。“我不买西瓜啊!”“不是卖给你,是送给你”。刘佩军纳闷了。“你忘了,十多年前,我脑溢血奄奄一息,几家医院都说没治了。你说还有一线希望。家人就拜托你死马当做活马医的。现在不仅活着,还能种瓜卖瓜。记得吗?我是黄集的,姓付……”。刘佩军一个劲推脱,对方非常要送,看付某某要翻脸,他只好谎称中午有事不回家。付某某为什么要对刘佩军这么好?这要从2001年说起——

2001年3月的一天晚上,51岁的女性患者付某某,因突发昏迷,被紧急送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CT检查确诊为大量颅脑出血,出血量多达160ml。小小的颅腔,这么多出血,生命极度垂危。经医院相关专家紧急会诊,确认已无救活的希望,可能会在几小时内死亡。噩耗如晴天霹雳,家属哭声一片。在极度无望之时,病房有人说道:“听说刚转业来的刘佩军大夫抢救过很多类似重症病人,我们就是冲他来的,请他看看或许有望……”

一声召唤,刘佩军风尘仆仆从一江之隔的家中赶来。走进病房,看过病人,指着CT图片与家属交流:“患者情况十分危急,时间不等人,已来不及按常规到手术室手术了”。建议不动患者,就地床旁为患者实施微创手术。家人救人心切,一切听刘大夫安排。说时迟,那时快,当着家属面,刘大夫为患者剪发、备皮、消毒,手持颅钻,穿透颅骨,将一根细细的微创针管穿进患者颅内血肿中心,只见一股紫黑色的积血立即从针孔中喷涌而出。不到半小时,患者几近衰竭的呼吸开始平稳,居高不下的血压也开始趋稳,病情得到明显缓解。家属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至次日上午,患者生命体征已明显好转,当院内相关会诊专家得知患者不仅没死,而且还有生还希望时,连呼:“奇迹”!时间一天天过去,患者不仅恢复良好,而且至今健在。这个案例成为市中心医院救治脑出血的一个里程碑,成功改写了该院只能依靠外科开颅手术治疗重度脑出血的历史,大大提高了重度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

孩提时上山砍柴,看到头顶掠过的飞机,刘佩军就时常在伙伴们面前念叨:“将来能当空军多好啊”。然而,尽管寒门苦读,高考却在一场大病中失利,只能选择幼时十分“厌弃”的、老给别人打针的“坏”医生们为伍了。谁知“塞翁失马”,大学毕业被特招入伍,还成为空军第三野战医院的一名军医,正好为仰慕已久的飞行员们看病治病,算是意外实现了儿时的幻想,虽未驾机,已然心足。

1994年,刘佩军被派往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师从国内一流专家教授。1996年,他回到襄阳后率先在中原地区开展了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改变了本地区对于急性大量脑出血患者只能采用传统开颅清除血肿这类较大创伤性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脑出血的临床治愈率。经反复临床研究实践,他独立开创研发出双腔三通颅脑血肿穿刺引流技术,获得国家专利。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00年,刘佩军作为一名优秀的军转干部和专业人才被安置在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众所周知,军队和地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平台,然而刘佩军不仅在短时间内适应了地方环境,而且不改军人本色,把“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带到了地方,工作不满半年,就因过硬的临床技术及患者、领导的充分信任,破例安排了专家门诊。

2002年秋,因敢作为、能担当,他被科室领导派往北京宣武医院神经介入中心观摩学习,两个月时间,凭着“只能看,不准摸”的短期观摩“规矩”,刘佩军却掌握了一般需要一年进修才能“上手”的脑血管病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回到襄阳后立即与科主任一道开展了这项“高、精、尖”的医疗技术。他不拘泥于书本,自创临床简易脑血管造影流程,大大缩减脑血管检查的术中时间,使患者在造影检查中接受X线照射时间大为减少。他秉承的原则是简单、实用、安全、有效。

所谓介入技术,就是利用一根细细的导丝将一根细细的导管,经动脉血管输送到人的大脑进行诊断、治疗,以相对直接的方法解决血管狭窄、脑栓塞、颅内血管畸形或动脉瘤破裂等问题。这种手术常被业内称为在钢丝上跳舞,风险极大,要求操作者既要敢担当、胆子大,又要认真细致。就这样,刘佩军与科内同行一道,仅几年时间就将这项技术在本地区蓬勃展开,大获成功,使襄阳患者直接受益。

除此之外,刘主任还独立创新开展超早期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使很多重症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重新回归社会、回归生产劳动第一线。

2014年刘佩军离开神经科,专心康复事业。但几十年的神经内科功底并没有“告退”。去年全国神经内科年会在南京召开。开会期间,本科一同事的父亲因突发脑出血昏迷,在本院某科做了急诊双管引流术,术后病情继续恶化,出现严重呼吸循环衰竭表现,经气管插管,升压治疗,病情未能有效控制,在医生的建议下,家属放弃治疗回家。当消息传到正在南京开会的刘佩军那里后,他要求把患者的相关资料传送到其手机里,刘佩军认真看后立即建议不要放弃,让家属将患者送到康复科住院,同时他从南京购票回赶。次日下午5时,刘佩军马不停蹄赶到科室为患者做了颅脑的第三个引流通道。利用三套引流装置,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轮番为患者冲洗抽吸颅内积血,通过长达15天的反复冲洗引流,终于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救回来。再经过两个多月的康复护理,患者慢慢恢复了神志,半年后,患者下床,生活自理,还能适当参加家务劳动。这是刘佩军离开神经内科专业多年以来,时刻还在顾及重症颅脑疾病的患者的一个缩影。

    康复医学竞风流

革命军人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正当刘佩军大夫在所钟爱的神经内科干得如火如荼之时,国家开始推行康复医学的全面发展。康复医学是我国医学发展中的一块短板,也是该院始终“扶不上墙”的一个项目。院党委深思熟虑,决定派刘佩军来牵头组建。尽管这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刘佩军毅然决然临危受命,于2010年2 月奉命重振中心医院康复医学事业。“创业艰难百战多”,为圆满完成任务,他策划、布局,认真选址,改造环境、物色人才、培养人才、全面开展亚专科建设,采取群策群力,依靠集体力量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便将襄阳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打造成了襄阳市市级重点专科,成为襄阳最大、最专业的康复医学团体,营造了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科室文化。

几年来,刘佩军发表康复医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数十篇,多次荣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多次被评为院级优秀管理者和先进个人。2011年,刘佩军正式成为中国医师协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而这离他组建起康复医学科刚好一年,同时他还是中国医促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神经康复学会委员,襄阳市康复医学会副主委。

刘佩军深知要想康复事业发展壮大起来,必需强化人才第一的观念。受命之初,他就多方面物色人才,总大纲、德为先、用人所长、赦人小过,不拘一格招揽“人才”。医院有一名医生擅长做科研,但由于性格原因已与多位科室主任闹掰,刘佩军力排众议,将这位医生调入康复科搞科研,这位医生满怀知遇之恩,将科室科研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还有一位同事是有名的“黑脸包公”,工作中对事不对人,在医院得罪了不少同僚,刘佩军顶着压力,硬是将这个医生调入康复科搞质量监控,把住了科室质量关。

    学术研究破权威

刘佩军高度重视临床实践,倡导“实践出真知”的学术理念。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他总结撰写了大量实践性学术论文,有很多独特的医学观点,形成了一整套自己独有的、行之有效的诊治疑难杂症、危急重症的诊疗方法,很多被诊断为疑难杂病的患者在四处寻医无果后,慕名前来找他,他总能手到病除,在业界深受好评。

他敢于挑战权威,颠覆传统,提出新的医学观点。在所有人都认为“感冒”是病毒引起时,刘佩军不跟风、不逐流,根据多年临床观察思考,撰写了《关于普通感冒发病的新思考》,大胆提出感冒是人体对温度变化的生理调节反应。这一完全颠覆现实认知的医学理念,受到俞梦孙院士的高度认可,并亲自致信《医学争鸣》杂志社推荐,刊发于《医学争鸣》2015第三期,并建议展开讨论。

去年,全国神经内科年会在南京召开,三千余业界专家学者入会,在分组讨论时,主持人作为全国知名专家,面对两百余名业界精英发问:“认为偏头痛是血管源性的请举手?”。全场无一人接腔,刘佩军高高举起右手答道,偏头痛源于血管动力学的改变。主持人当场批评:“遗憾啊!到现在还有人认为偏头痛是血管性头痛”。于是“开怀”演讲了40分钟关于“神经源性偏头痛”发病机制的学术“成果”,赢得一片喝彩。然而,当这位学术权威演讲完毕,刘佩军立马走上讲坛,接过话筒说道:“我不能苟同您的观点,就现行理论和您的逻辑,请您回答偏头痛临床五个常见问题”。刘佩军一一列举了五大临床现象,专家却无一能圆满答复。刘佩军接着用血流动力学理论顺理成章地解答了这些问题的本质,博得场内一遍又一遍热烈的掌声,逼得专家只好改口说:“很有创新意识,确实值得讨论”。当晚的讨论会成了刘佩军“动力说”的重头戏,并因此荣登当晚二等奖颁奖嘉宾,这完全出乎所料。会后湖北一行专家个个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为湖北争了光。

     党派工作写春秋

2015年1月,刘佩军当选为九三学社襄城基层委员会委员兼第二支社主委。新的担子挑在肩上,双岗建功记在心头。虽然刘佩军主任主持着襄阳市中心医院一江两岸三个院区的康复科医疗科,及湖北文理学院康复教研室主任等管理工作,真是分身乏术,忙得不可开交,但他还是欣然领命党派任务。

2015年5月,刘佩军撰写的纪念九三学社成立七十周年诗歌《风雨同舟七十年》,被《九三中央社讯》刊发;论文《信息化时代更需理性思维》,洋洋洒洒数千言,被《民主与科学》发表,是九三学社在襄阳市建立组织以来的首次。当年10月19日,为期两天的九三学社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专题论坛在宁夏石嘴山召开,刘佩军主任作为湖北省唯一代表参加了活动并做了专题发言。同年,刘佩军主任荣获2015年度襄阳市九三学社优秀社员标兵。

2016年,刘佩军撰写的论文《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与基层民主监督创新》作为秀论文被湖北省《参政党理论研究论文集》收录,并受邀参加了第六届参政党建设论坛暨湖北省参政党理论研究专委会第十届年会。

刘佩军不仅自己带头参加社市委、襄城基层委的各项活动,而且非常注重调动他所在的二支社社员参与社务的积极性,原来开展活动,中心医院的社员很少有人参加,现在除有特殊事情外,可达80%,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工作也都能积极完成。比如,二支社又承担2-3个课题调研工作,其中一个被社市委列为重点课题。

目前,在刘佩军的建议、策划下,以他所在的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医学康复中心为主体建设的九三学社襄阳市健康教育基地正在紧张筹建中。

 


上一篇:九三学社武汉市委主委梁鸣
下一篇:全国政协委员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