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九三学社湖北省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关注
 
 
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关注
科研经费困境何解?
发布时间:2015-04-15 09:51:33 浏览次数:

3月9日,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应邀参加湖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研经费管理”问题调研,为尽快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出台符合湖北实际的科技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做前期准备。

接到调研邀请,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青年委员会的委员们很欣慰。看来,年初递交给省政协的集体提案《关于科研经费监管的几点建议》已经引起重视。那么这份提案与青年委员会的委员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缘起——高校教师的共同难题

“最近为经费的事忙得焦头烂额的”,“我也是,真麻烦,时间又紧,经费下半年才到位,没几个月就年底了。”......每次一到年底开会,在高校工作的九三学社社员们说起科研经费报销的问题就叫苦不迭。

“不如我们今年就好好做这个课题吧,研究研究科研经费到底应该怎么管?”青委会主任付萃清提议:“咱们九三社员,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的有不少,既有一线科研人员,又有中高层管理人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深,应该能提出些有价值的好建议来。”这个提议马上得到了大家的热情回应。

发现——监管漏洞体制滞后

调研越深入,越发现问题的严重与复杂。科研经费贪腐案例触目惊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科研经费在监管上存在漏洞,另一方面则是体制滞后,迫使科研人员不得不违规操作。

在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调研中,几个问题突出反映出科研效率和规范管理间的矛盾:

一是科研中需要使用的新设备或材料难以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二是部分合理、琐碎但重要的支出不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三是对研究者的人力资源支出比例偏低;四是科研项目预算的要求过细,不符合常理。

破解——规范与效率并重

找出了问题所在,探索科研经费管理之道却不是那么容易。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既要符合国家现行政策,又不能限制了科研人员的手脚,还要有助于激发科技创新。

经历了四次专委会议,两次省委会参政议政会议的反复研讨,研究了德国、美国等科研发达国家的经费管理模式,也探讨了在国内科研人员中口碑较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办法,最终调研组形成了几点建议:

一是科研经费中的“人头费”应该适当提高上限,并根据“软科学”、“硬科学”等不同的项目设定不同的标准,并以适当比例的经费作为绩效支出;二是鼓励结余资金留作后续研究使用;三是简化项目管理程序,尽量实现科研管理与经费拨付时间上的匹配。

跟踪——提案效果初彰显

今年年初,调研组将凝聚了一年调研心血的成果《关于科研经费监管的几点建议》,以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集体提案的形式递交给了湖北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立案后,这份提案马上引起了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厅的高度关注。提案恰好符合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湖北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需要。

3月9日,四位九三学社社内专家应邀参与了调研活动第一站——对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的调研。调研中,九三学社社员们对湖北省拟出台的科技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例如科研经费中的“人头费”上限,对“软科学”可提高至50%左右,对“硬科学”可提高至30%左右。

调研各方对于当前科研经费管理中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初步达成一致,社员们表示,将继续关注此课题,提出更加完善建议,推动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改革,让每一分科研经费都“用在刀刃上”。

延伸阅读

科研经费该如何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民革吉林省委会副主委郭乃硕:

科研经费应设立公开制度

“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模式依旧遵循传统模式,经费支出依赖现金交易方式,支出取得凭证后手工报销,造成财务单据的虚报和审核困难”,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不适应新时期科研经费管理。

“虽然大多数科研经费使用单位都制定了一整套经费管理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流于形式而得不到有效执行。”同时,他表示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这一管理的“真空地带”给科研经费管理带来了很大难题。

建议科研经费管理应借鉴我国已经实施的公务卡制度,全面推广施行公务卡结算制度,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定。从而将使用财政资金的科研经费全部纳入公务卡使用范围。

同时,也应参照“三公经费”公开制度,建立科研经费使用公开制度。置科研经费于公共监督之下,对于非涉密的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实行信息公开,增加财务透明度。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青海省委会主委鲍义志:

现行科研经费分配阻碍创新能力

与持续高增长的经费投入和不断扩充的科研队伍相比,我国的科技创新力仍显不足,尤其是基础研究中的突破性、原创性成果少。而近来出现的一些科研腐败案例,更引发公众对科研投入效率的担心。这表明,我国在科研项目的立项、经费分配、评奖等机制上还存在了许多问题,现行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

目前我国科研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科研经费分配不规范。具体表现在重立项轻管理、重申请轻验收的现象较为严重。只要项目立了项,经费就能拿到手,疏于对科研过程的管理和科研结果的评测,难以保障科研经费的产出效率;一些谋人不谋事的科研人员利用种种非学术的手段,取得大笔科研经费,成了拿项目的科技“老板”。

要完善科研项目申报与经费拨付制度;建立学术共同体主导和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的科研经费分配制度;完善科研立项环节的评审论证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评机制和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回归专业领域内崇尚知识创新能力的良好氛围,从机制上推进科研事业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卢柯:

改进科技资源配置方式

科研经费管理总是跳不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一方面,一些科研人员有巨额项目资金却用之无道,乐当“发包商”;另一方面,更多的科研人员则因要应付名目繁多的各类审查,不得不闭门造车谋计划、排会期、拉人数、凑支出,提前把项目“不折不扣”地落实在纸上。

以行政为主导的科技资源分配方式往往造成政府花了大钱而收效甚微。一方面,“有形之手”常常越过“无形之手”去干预产业技术路线和发展方向,还热衷于导演“拉郎配”,结果事与愿违;另一方面,在“市场失灵”的基础研究、公益性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领域,“有形之手”的力量却显不足。

建议以绩效为导向,建立健全针对不同创新活动的分类评价机制,改进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试行“项目贷款制”;推进应用型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以及研发成果资本化;加快构建跨部门的国家科技信息系统和共享机制建设,实现国家科技项目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提升科技计划项目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度;对基础性、战略性、公共性和前沿性的科技项目和平台建设,应由政府直接投入,但要避免重复低效立项,具体实施可交由第三方;少搞“贴标签”的人才项目,多在创造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使用、晋升和资源分配机制上下功夫。

(社省委研究室  林丛)


上一篇:郑晓边:“口碑医生”不宜靠网络投票选拔
下一篇:团结报3月7日两会特刊刊登:《路遥知“马力”》